锣鼓声声辞旧岁,爆竹声声迎春来。伴随着新年钟声敲响,狗年到来了。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云南各地充满浓郁的过节气氛,红灯笼、糖葫芦……大街小巷的年货街里挤满了前来采购年货的人,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作为一个久住昆明的红河人,最忘不了的就是那口浓浓的家乡味。
每年除夕,家人忙里忙外,准备年夜大餐,以此庆祝辞旧迎新的团圆时刻。为了制作美食,大家会提前忙活好几天准备所需的食材,像油炸肉、牛干巴、腊排骨等腌制食品可以提前几天做好,放入密封的坛子里备用。
除夕当天,从慵懒的睡梦中醒来,照例大家会相约来到八宝餐厅吃顿丰盛的早餐,找寻家乡的味道。餐厅位于美丽的金湖旁,依山傍水,是一家经营了20多年的老店,主营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特色美食,在此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吸引着四面八方的食客慕名而来,并以“八宝”来命名其特色菜肴,如八宝卤鸡,元宝过钱米线等都是大家叫得上、忘不了的美食。每天来这里寻觅美食的人络绎不绝,大家一边吃米线,一边聊天,宛如美味红河的一个缩影……
接下来,一家人可就忙活起来了。大家兵分几路,为晚上的年夜饭做准备,有的在家清洗菜品,分类装盘备用;有的粘贴对联,打扫卫生;有的上街采购新鲜蔬菜和水果。各尽其责,不亦乐乎!
随着一阵阵清脆熟练的刀功响声,年夜饭烹制开始了。鸡、鸭、鱼、肉,煮的煮、蒸的蒸。黄焖鸡、豆腐圆子、油酥肉团……样样都是美味。青蛙玉柱凉白肉、火腿乳饼绿头蒜、青菜萝卜小炒肉、石屏煎鱼八宝饭,煎炒烹炸全用上,此时的厨房一片热火朝天。
只看菜名就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青蛙抱玉柱”是将洗好的蒜薹和常豆粒炒在一起,使蒜薹的清香同豆子的软糯充分融合,从菜的品相上看,常豆特有的外形和长短均匀的蒜薹就像一只只青蛙趴在柱子上,形象生动。“雪里红”则是用现磨的豆渣同番茄一起翻炒,乳白的豆渣里点缀着红彤彤的番茄叮,像是雪里面的点点红星,又像娃娃白里透红的脸庞,吃起来豆渣的醇香中带有些许番茄的果酸,很是开胃。
还有清汤鸡,将整鸡洗净放入锅中小火慢煮,鸡肉的鲜香充分融入汤中,同时还会加入一些米粒,煮好后沉底的米粒就成了鲜美的鸡汤粥,营养丰富又可以兼顾到牙口欠佳的老人和小孩。清汤鸡的特色还在于蘸水的选材配料上,将煮熟的鸡杂同鸡蛋,多种香菜一起剁碎,加入现炒的辣椒末和些许鸡汤调制而成,这样既为鸡肉曾味,又不损坏鸡肉本来的鲜美,正所谓原汤化原食……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美食的烹饪上有着自己独到见解,不仅讲究食材的原汁原味,而且在菜品、菜名的呈现上也会颇费心思。
按照惯例,开饭前,年长的外公会组织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祖仪式。在上厅安放好供桌,焚好香炉,呈上酒水和供品,烧香、磕头、祭拜祖先,祈祷家人平平安安,来年风调雨顺。仪式后,伴随着阵阵扑鼻的菜香,丰盛的年夜饭出炉了。一盘盘佳肴被端上餐桌:有肥而不腻的红烧肉、香甜可口的豆腐圆子、常吃常有的绿头蒜、浓郁醇香的小炒肉,还有香辣十足的石屏煎鱼……不一会儿,桌上就摆满各种美味佳肴,有荤有素,总共18道菜,象征合家团圆。
全家人围坐在圆桌旁,说说闲话、唠唠家常,品尝满桌美食,有说有笑,有期盼,更有祝福,一年的辛勤劳动、一年的翘首以盼,此时都汇聚成了幸福二字。
云南网记者 张潇予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