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两次为同一患者捐干细胞
杭州男子三年前曾为河北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今年对方病情复发后再次捐赠
黄钢锋在捐献淋巴干细胞混悬液
3月8日上午,浙江东阳人黄钢锋躺在医院的采集床上,向远在河北的一名白血病患者捐献了144毫升的淋巴干细胞混悬液。这是他第二次捐献,2014年12月,他为同一名患者捐献过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当时手术成功。而这一次,面对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他再次伸出了援手。
从三年前的那次捐献开始,黄钢锋就牵头组建造血干细胞捐献咨询交流群,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宣传捐献知识。他说,和他一样为造血干细胞捐献付出的人还有很多,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捐献。
三年前曾捐献造血干细胞
黄钢锋今年35岁,是杭州的一名淘宝店主。2002年,在杭州上大学的他和同学一起来到市中心的献血车上献血,几次献血之后,他又参与了机采血小板的捐献。2005年,在一次献血过程中,有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入库,“当时我还不清楚造血干细胞是什么,只记得工作人员说它和献血一样是可以救人的。”于是他加入了中华骨髓库。由于那时还没有手机,登记时,他留下的是老家邻居的固定电话。
入库之后的几年,黄钢锋一直没有接到相关的电话,慢慢地就把这件事忘了。2012年的一天,老家邻居接到了浙江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说黄钢锋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了,询问是否愿意捐献。黄钢锋的妈妈接到电话之后,记下了联系方式并告诉了黄钢锋这件事,黄钢锋听后答应捐献。
回想起第一次捐献干细胞,黄钢锋称,由于不太了解,捐献前确实有很多顾虑,比如是否会对身体有害,会不会产生后遗症,但经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他的顾虑消失了。
经过初配、高配和体检,2014年12月29日,黄钢锋为远在河北的患者顺利捐献了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此后患者手术成功。
因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双盲”规定,两年内捐献者和患者不能联系,黄钢锋不很了解患者的情况,他只知道对方是个比他小两岁左右的男性,体重当时和他差不多。
黄钢锋所在的造血干细胞志愿团队
二次捐献因患者病情复发
三年多过去了,关于患者的消息再次传来。今年2月8日,黄钢锋收到患者病情复发的消息后,马上同意二次捐献。经过体检,3月8日上午8点40分,黄钢锋再次躺在采集床上约两个半小时,向患者捐献了144毫升的淋巴干细胞混悬液。
这次捐献和第一次不同,黄钢锋的妻子和只有4周岁的儿子全程陪在他的身边,其间,儿子还给在捐献中的黄钢锋喂了糖。“上次因为孩子还在哺乳期,没让他们来,这次我有必要让妻子知道整个捐献流程和情况,也是对家人的负责。”
捐献期间,患者所在医院的志愿者也来到现场,给黄钢锋带来了一封患者的感谢信。在信中患者写道,他在常规复查时发现自己的病情复发了,感谢黄钢锋的捐献,并准备在康复后向中华骨髓库提出和黄钢锋联系的申请。“如果哪一天他康复了站在我面前,我当然是很高兴的。”黄钢锋说。
采集结束之后,从黄钢锋体内提取的144毫升淋巴干细胞混悬液被紧急送往河北,而黄钢锋也回到家中休息。
带着儿子一起做志愿服务
“从2014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我的人生就改变了。”
从2015年开始,黄钢锋经常参加一些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志愿服务和宣传活动,在这其中,他感觉到很多人对捐献还是很不了解。随后,他开始牵头建立造血干细胞捐献咨询交流群、公众号,搜集和宣传捐献知识。
2016年1月,浙江成立了一支由16个捐献者组成的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服务队,经常义务将捐献者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护送至患者所在医院,黄钢锋是第一批队员,至今已经累计完成5次护送。原本3月6日黄钢锋还要参加一次护送,但由于捐献时间提前至3月8日,担心身体劳累影响采集效果,他没能去成。
除了自己参与志愿活动,黄钢锋很多时候还带着儿子一起参加。在儿子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后,他带着儿子去参加志愿服务,“献血人献完血后,我让他把花给献血人,他很乐意,这也是从小培养他的志愿服务意识。”而在3月8日的捐献现场,黄钢锋的儿子知道自己的爸爸在救人,“他还说他也是小小志愿者。”
黄钢锋希望,有更多的人关注造血干细胞捐献,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团体,“这两年捐献者的数量是在增加的,希望我们的努力能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到其中”。文/本报记者黄筱菁
供图/解阳建 黄钢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