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的王阳生来自河南,在昆明从事易拉罐收购有12个年头了。
3月22日上午,春风拂面。云秀路小板桥新源物资市场3-4号铺面前,身着桔红色上衣的王阳生正收拾着几麻袋易拉罐。沾着灰尘的手掌结实粗大,指甲盖里遗留着未清洗干净的黑色污垢……
“我就是个收购各种易拉罐的人,6年来,我为了我的发明——‘摇钱树’,卖了房,把70余万元钱全投在这上面,现在终于整成了!”
旁边的路人看看王阳生的衣着,越发不相信他说的话是真的。
“摇钱树”露真容
让人大开眼界
王阳生所说的“摇钱树”,是他为自己的发明所取的一个乳名,其全名为“环保高效铁铝分离机”。
云秀路的这个铺面,是王阳生的发明合伙人经营的。他租住并用来收购易拉罐的地点则在官渡区六甲福保路。
面对路人的疑问,王阳生和合伙人朱师傅掀开铺面前的一块蓝色塑料布,揭开了“摇钱树”的真容。
“摇钱树”主要由3大部件构成:易拉罐“通吃机”、红牛易拉罐专用机和输送带。
两人捣鼓了一会儿,接上电源,将3大部件组合起来,并在输送尾部挂上编织袋……一切准备工作就绪,王师傅与小工,朱师傅与妻子,4人站在了机器前。
随着机器开动,4人快速将易拉罐一个接一个地放入转动的分离机,链条转动,易拉罐体的铁和铝被机器自动分拣,因为输送带中间设置有吸铁石,所以铁铝分别装进不同的编织袋中。
几袋红牛和各种易拉罐,不到10分钟就完成了自动分拣。
王阳生跑到输送带边,搓了搓手,随手拿起几个铝盖和铁罐,“看到没有, 通过红牛专用机分拣的红牛易拉罐成功率达到了百分之百,红牛罐体两头都是铝制的;而其他很多品种的易拉罐只有瓶盖是铝的,所以得通过‘通吃机’进行分拣,效果基本也是百分之百!”
看到演示过程,听了王阳生简单介绍,围观者大开眼界。一位男子说:“真是没想到,他的这个发明对那些收购易拉罐的人还真实用。”
不惜卖房搞发明
“破烂王”倾其所有
“你知道我为什么给铁铝分离机取了一个乳名叫‘摇钱树’吗?因为每个易拉罐通过我发明的机器,能很快将铁铝分开,铝比铁值钱。机器一转,不仅节省人力,而且高效环保,不停转动,铁铝分离,就像摇钱树一样,越转越多。”说起自己的发明,王阳生有些激动。
记者注意到,王师傅虽说已经63岁,但始终满面笑容。63岁的年龄,50岁的心态。“人的一生不可能都那么一帆风顺,总要经历艰难困苦!”王阳生讲起了搞发明的经历。
12年前,他从河南来到昆明,从事收购废旧易拉罐的小生意。铁和铝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但要分离易拉罐铁和铝,要靠人工一个个地分拆。伤手,而且慢得很。
6年前,每个月能收购好几十吨废旧易拉罐的王阳生突发奇想,能否发明一个小玩意,将易拉罐的铁和铝自动分开呢?有了想法,王阳生很快就付诸行动。完全按照个人设想,画图纸,上网查询,根本无经验可借用。
几个月后,第一代产品终于出炉:高宽40余厘米、带刀片的铁盒子研制完毕 ,但效率和成功率根本不高,而且还要二次、三次分拣。
第一代“摇钱树”,花了他5000多元。
又过了一年,花费5万余元研制的第二代产品,速度是快了,但设计不合理,经常卡机,分拣率仅有60%,根本达不到要求。
第三代产品是王阳生耗时最长、花钱最多的,共投入了30多万元,做了4个产品,做了拆,拆了做,但不能“通吃”,也根本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第四代产品就是如今王阳生口中的“通吃机”,由于积蓄早已花完,他将房子卖掉,将钱投入到研制上。
随着第五代“红牛专用机”的研发,王阳生实在无力支付费用,开始寻求合伙人。
去年年初,他找到熟人——焊接比较专业的朱师傅,说服他成为自己的合伙人。朱师傅的加入解了王阳生的燃眉之急,从修改和焊接到材料的提供,给予了王阳生很大的帮助。前些时候,第四代和第五代同步研制成功。
王阳生说:“我6年中,前前后后投入70多万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成了!”
站在一旁的朱师傅也笑着说:“达到了预期目的。一年多来,媳妇还是挺支持我的,我前后投入了10多万元。”
为“摇钱树”申报专利
希望更多人能用它
王阳生和朱师傅对“摇钱树”的前景充满信心。王阳生告诉记者:“家人开始非常反对,但我顶着压力一直坚持、再坚持,终于挺过来。现在我们已申请了专利,预计下个月就会有结果。”
王阳生看着眼前的分离机和地上的一个个易拉罐,“经过分离的铁和铝,每公斤比没有分离的易拉罐能多卖1元多钱。以前人工分拣,一天一个人就20来公斤,还累得要死,如果使用我这个发明那就快得不用说了。前几天,来自广西、临沧的收购易拉罐的同行参观了我的发明,非常感兴趣,希望我有成品提供。但目前仅此一台,我为了搞发明,已是倾其所有,真诚希望有意者前来洽谈。”
(记者 吕世成 文 王宇衡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