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方言版村规民约走红网络 专家:喜闻乐见的创新之举
2018-03-30 11:50:07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熊强) “不是自己呢东西不能偷、也不能整烂,偷着么要被抓呢,整烂么要赔呢。”近日,云南开远市一张贴在墙上的村规民约走红网络,十二条内容除了以极具特色的当地方言来表述外,读起来还朗朗上口,言简意赅。当图片被网友发布到网络后,迅速引发关注和热议,大家都忍不住跟着语境念了一遍。

3月29日,当地村委会主任告诉记者,因当地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以才以大家熟悉的方言形式来公示村规。专家表示,村干部用通俗易懂、甚至稍带俏皮的语言来表述村规,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创新之举,更容易深入人心。

云南方言版村规民约走红网络

网友提供的图片显示,一张名为“红石岩村委会村规民约”的内容张贴在开远市红石岩村委会卫生所保险服务点引导牌的下方,值得注意的是,其所列举的十二条内容均与村民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涉及环境卫生、红白喜事、孩子的教育等方面,每一条都以当地的方言形式来表述。网友“@Harry_Qin_”在评论中说,一不小心就跟着念了一遍,他的这一说法得到了网友“@T87”的响应。“大北方人感觉到了云南的味道。”网友“@想改昵称我想不到符合心意的”说。

“真的很意外,我们这个村规能在网络上火。”云南红河州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办事处红石岩村委会主任陆大全告诉记者,村民们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他们日常交流都是用方言,虽然大家都能听懂普通话,但却不会说。他们在去年制作印刷了这些用方言表述的村规民约,分别张贴在村小组活动室和村委会显眼的地方,执行下来的效果非常好,因为村民们阅读了以后都能够清楚的理解。

专家称既喜闻乐见又易于村民熟记

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权发展基金会青年学术委员黎尔平表示,这个乡规民约非常有趣,具有很好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他进一步解释称,乡规民约即维护本村寨公共事务和良好秩序的规定,只要不违反上位法——国家和上一级政府的法律和政策规定,该村规民约便是合法的。他们用通俗易懂,甚至稍带俏皮的语言来表述村、政府的要求,既喜闻乐见,也易于村民朗诵熟记,这是云南少数民族干部的创新之举。由于语言文化的多样性,用民众熟悉的语言表达官方文本,这应该是一种硬性要求,否则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难以深入人心。

黎尔平说,从这份村规民约的文字表达可以看出,他们在文本构思上下了“功夫”,如对基层矛盾写为:“罢得不得就一大窝呢闹”,既起到了告诫警示的作用,同时又贴近人情。他希望云南有更多用本土语言写就的乡规民约,内容生动活泼而不刻板,有云南少数民族生活中的味道,把本村优秀的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法治和道德融于一体,打造美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站在旅游者立场上说,那些独特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资源才是核心价值。”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夏学民认为,少数民族地区仍保留着浓郁的原始文化,主要体现在村落建筑、衣装服饰、日常饮食、婚俗嫁娶和独具特色的方言等方面。而这些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计划过程中,应注意将上述独特资源加以挖掘、提升、保护和包装,将其与大众流行文化和互联网文化做好衔接,使这些独特的资源成为“卖点”,吸引更多城里人、外地人前来体验、欣赏与消费。

夏学民说,红石岩村的村规民约让村民感到亲切,而更容易接受。

从语言学角度分析,这个村规民约实际上是地方方言原汁原味儿转化为文字,摈弃了中规中距的书面表达,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政府部门将引导当地发展乡村旅游

这个民风淳朴的“网红”小山村发展如何呢?据开远市乐白道街道办事处的宣传委员王佳介绍,红石岩村海拔1500.00米,年平均气温17.50℃,主要聚居彝族、苗族等,全村委会辖5个村民小组(红石岩、大松树、白花草、朵花底和麻栗树村民小组),有农户154户630人,其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6户162人。村民的经济收入来源为种植玉米、养殖牛羊和外出务工。2017年全村委会经济总收入515.75万元,农民人均所得6301元。 

王佳说,由于红石岩村地处山区,受公路等级差、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的限制,严重制约了全村的经济发展。近几年,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层层落实,乐白道街道办事处的山区道路已实现了柏油路全线贯通,大大提升了道路通行能力。同时,红岩村也在积极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土坯房改造、推进改善供电、供水、通信、消防、环境卫生等基础设施条件,增强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力。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当地政府部门调查了解精准脱贫贫困户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具体方案和“计划帮扶措施”,通过转变传统耕作方式,种植果树、药材、退耕还林,养殖本地山羊、黄牛、猪、鸡等。村民们通过外出务工、易地扶贫搬迁实现逐步脱贫;以退耕还林工作项为契机,引导农户及贫困户进行产业转型,全村5个村民小组共种植桃、梨等果树2370余亩(其中退耕还林1967.8亩),及时发放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发展补助资金;危房改造工作让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了住房保障,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完成了易地搬迁工作。

“结合红石岩村人少地广的资源优势和有一个国家中型水库落户在辖区内,该村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产业转型。”王佳说, 村民们由之前单一化农作物种植转向多元化的林业经济作物种植,除了继续种植桃树、梨树、枇杷树外,还养殖本地原生态无公害的生态鸡、生态猪、生态鸭,引导他们发展农家乐食宿、果菜采摘、农耕体验等旅游行业,鼓励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全村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