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频道/ 社会热点
生死两安 专家清明共议“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
2018-04-02 14:25:45   来源:新华网
分享至:

  新华网北京4月2日电(孙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随着清明节将至,大家往往会想到扫墓祭祖、踏青等,但提及死亡很多人却避讳不谈,为了克服国人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近日,“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北京大学清明论坛在京举行。

  论坛以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为议题,借清明节之特殊氛围,以期不断打破国人避讳死亡的语境与禁忌思维。从人本角度探讨死亡的本质与灵性,旨在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死教育、生死观念提供辅导与引领。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著名学者葛剑雄提出,在人类历史,死者多于生者,死亡过程的发生多于生命过程。各种唯心观念将死亡看成进入另一个境界的开始,或由物质向精神的转换,而唯物主义者则将死亡视为作为物质的人体和依托于该人体的精神的消失。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院长周程指出,清明既是一个科学的节气,又是一个文化的节日,在清明时节关注、讨论生死问题大有必要。“死和生是相互关联的,我们在对待生死问题和其他宗教不一样,我们看重死亡,只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生与死是生命的一体两面,消除对死亡的恐惧与焦虑,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生死观,从而改善国人对养老、医疗、殡葬等民生问题的观念,以提升生活质量乃至生命质量,这正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教授胡宜安首先介绍了中国当代生死学的缘起、现状与趋势。他表示,中国当代生死学结合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西方资源的输入,呈现出学科化、大众化、专业化的趋势,未来将建构以“生死”为中心范畴的学科体系,推进生死学走进课堂与走入现实。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教授、知名医学人文学者王一方认为,死亡哲学是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的冰山底座,关乎信仰与价值、爱与智慧。他引用马赛尔的“亲人之死理论”,认为亲人死后并非归于虚无,情感经验仍然可以在逝者与生者之间发生连接,依然有一份绵延“你和我”的存在关系。

  此外,北京大学医学部重症医学学系主任安友仲、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田松、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分别就失能与死亡、死亡能力、生前预嘱等方面发表演讲,探讨重建死亡文化和生死观,发展“死得好”的优逝教育以及“活在当下”的生命教育,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使用。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表示,殡葬服务的社会价值是通过仪式感体现的,它让“死”本身矗立起来,和“生”一样披覆尊严。同时,伊华提出在政府、社会、学界、舆论的多方推动下,中国人关于“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的普及可谓正当其时,而教育界、医学界、殡葬界、传媒界都应是生命教育共同体的一部分。

  据悉,本次论坛形成了各界共识:“美好生活不仅在于物质世界的丰富,更在于精神家园的丰赡,不仅在于生的精彩,也在于死的安详,生死两安,生死两悦。”

责任编辑: 李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