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愿
不怕遗体怕歧视 期待更多理解
熬得住高温,克服得了内心的恐惧,却逃不脱世俗的偏见。
“10年了,其实我内心是很有成就感的,每次送走一位逝者,家属在接过骨灰时都会再三向我表示感谢,我能感到那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我很知足。”蔡奎说,“最担心的还是社会偏见和歧视。”
“很多人对我们这份职业也比较忌讳。”蔡奎称,他平日很少与朋友聚会,对外面的人,他一律称自己在“民政系统”上班。
“干我们这行,一般不主动同别人握手,有些人忌讳。我们也很少微笑,这是职业习惯。”
蔡奎坦言,因为社会对殡葬工作认知上有偏见的原因,这份工作也给他和同事带来了一些困扰。大家都有过在生活中遇到择偶困难、亲朋厌弃等情况,也有一些火化师为了保护孩子在校不受排斥,刻意隐瞒自己的职业,在填写家长职业调查时都写“民政局”。
他的恋爱就经历过一些波折。曾经谈过两个女朋友,尽管双方都很聊得来,但对方家长听说他是“火化工”,一时难以接受。现在的妻子认识后,好在后来经过慢慢了解,妻子和家人对他逐渐认可,两人总算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并相守到现在。
“但是在我看来,这份工作其实十分神圣。我们所做的事情,能让一个个经历伤痛的家庭得到最后一份慰藉。”
蔡奎说,“希望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这个行业越来越被接纳,让我们的辛苦和价值得到了他人的理解与肯定。”
感悟
“这份职业让我对生命更加珍惜”
“守护好逝者最后一站,在我看来是很伟大的。”蔡奎说,正是由他送走的那些逝者,教会他善待生命中的每一分钟。
而这份工作,给他的最大触动是对生命的敬畏与珍惜。
“见过的逝者面孔实在太多了,当自己做了火化师后,看见家属送别时痛哭流涕,心里也会酸酸的不是滋味……”蔡奎说,做了这行,开始懂得生命的真正内涵。
蔡奎坦言,因为几乎没有假期,自己已经很久没和家人吃过团圆饭了。“这些年,很少能和妻子和孩子聚在一起,总觉得亏欠他们太多。”
“但也正是我的工作,让我懂得生命的可贵,更加珍惜自己的家人。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财富。”而这句话,他说,是他做这行得到的最大的财富。
在他看来,为逝者送行,让他们安详地走好,是自己工作的职责,是对逝者的尊重,自己心里也踏实。
对逝者的敬重,就是对生命的尊重。心中有爱,才会敬始善终。
“别哭,我最爱的人,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一刹那凋落,你的泪也挽不回的枯萎……是否记得我骄傲地说,这世界我曾经来过。”如果逝者的灵魂能够开口,或许这几句歌词是他们最想向生者传达的情感。
而对于生者来说,逝者能够安详地离开,从容地走向下一段旅程,正是蔡奎最大的心愿。
云南网记者 杨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