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文明办公布了2017年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名单,评选出“最美志愿者”“最佳志愿服务组织”“最佳志愿服务项目”“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各100个。昆明市五华区威远社区志愿者、迤西公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忠元入选,成为100个“最美志愿者”中的一员。
10余年资助137名学子完成学业
走进迤西公清真寺,一块“发扬光荣传统 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的牌子很醒目。指着牌子上的一个个名字,81岁的马忠元眼里闪着光。“这些是我们资助的第四批孩子了,之前很多都已经毕业,走向社会了。”马忠元说。
资助贫困学子上学这件事情,马忠元和迤西公清真寺坚持做了十几年。2003年,退休后的马忠元来到迤西公清真寺,在马忠元的带领下,迤西公清真寺的建设和管理有了新的变化,到2005年,清真寺自养得到改善并有了结余。此后,马忠元和迤西公清真寺管委会的同事们开始思考,如何用自己的力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6年,由团市委组织牵头,清真寺开始资助第一批20位贫困大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到现在,迤西公清真寺已经资助137名学子。
“我上大学的时候,也非常贫困,是靠着国家、身边人的帮助读完大学的,也才有了现在的我。”回忆起来,马忠元对过去得到的帮助充满感激。当有了条件,他开始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他的这份爱心也得到了回应,在马忠元的办公室,除了墙上挂着的一排排迤西公清真寺的荣誉牌外,一面写着“爱心助学 情暖人心”的锦旗格外醒目。这是一对博士研究生夫妻送来的锦旗,在他们上研究生期间,迤西公清真寺对他们进行了资助,如今夫妻俩已经毕业,并成为大学老师。2013年,他们给马忠元和迤西公清真寺送来了这面锦旗,对清真寺曾经的慷慨资助表达感激。
除了锦旗,他们也收到很多学子的感谢信。翻看着厚厚一沓信件,马忠元觉得很欣慰。“希望这些孩子将来都能成才,用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马忠元说。
发动身边人投身爱心事业
从小,马忠元所受的教育就是要乐善好施、甘于奉献。对马忠元来说,美德早已成为了一种信仰,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很多人都知道,马忠元在开远有一个孩子,其实这个孩子是马忠元资助了40年的一位智力障碍孤儿。从这个孩子6岁到现在,马忠元和妻子一直关心、资助他。如今马忠元年纪大了,但每年,他和家人、清真寺的同事都会去开远看望他。孩子智力有障碍,但他记得马忠元,每次看到马忠元都会露出纯真的笑容。这时候,马忠元觉得,40年来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马忠元把这些资助过的孩子都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路走来,他就像一位慈爱的父亲,在他们困难的时候送去关爱;在他们有了翅膀后,放心地看着他们飞翔,不需要任何回报。从1982年至2004年,马忠元先后赞助了7名大学生完成学业;1989年以后,赞助了13名昆明伊斯兰教经学院大专生。2007年,马忠元带领迤西公清真寺出资近10万元为寻甸县金沅乡老街中心小学新建了学校围墙、大门和值班室,解决了学校因无围墙带来的管理不便和存在的诸多安全隐患,让一届又一届孩子受益。
不久前,一对来自楚雄的夫妻到昆明治病,由于妻子病重住进了ICU,每天几千块钱的医疗费让这个贫困的家庭难以承受。正在一家人走投无路的时候,马忠元听说了这个事情,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他们,并拿了一笔钱,让夫妻俩先安心在医院治病。回到清真寺后,马忠元和同事们一起商量,如何才能凑齐剩余的几十万元医疗费。对个人来说,马忠元和同事们的收入都有限,对清真寺来说,几十万元也不是一个小数目。马忠元想到了网络筹款的新方式,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发起了网络爱心筹款。爱心人士你10元、我100元地纷纷参与到捐款中。到清真寺礼拜的群众也慷慨解囊,很快,他们为这对夫妻筹集了所需的医疗费。
“认识马老师十几年,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加入到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的事业中。”马忠元的同事赛国建说。除了清真寺的同事、朋友,马忠元的家人也被他感染,纷纷加入到捐资助学的队伍中,老伴经常和自己一起参加活动,两个孩子每年都会拿出一笔资金,交到马忠元手中,由马忠元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让爱在世界各地传递
作为一位少数民族干部,马忠元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领清真寺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在教职工作中,马忠元在“爱国爱教促团结,与时俱进谋发展”的指导下,带领清真寺积极参与和谐宗教活动场所的创建活动。清真寺积极开展社会公益事业,共向社会捐资近200万元。在2010年12月,迤西公清真寺被评为“首届创建全国和谐寺观教堂”荣誉称号。
多年来,马忠元一直从事公益和慈善事业,以博爱精神关爱社会,主动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他关爱老人和残疾人及其家庭,每逢中秋、春节等全家团圆的节日,总是自备慰问品去敬老院慰问老人和残疾人,并给他们理发、刮胡子、修指甲,与他们促膝交谈,多年来从未间断。
汶川地震、昭通地震、印尼海啸……当人们遇到天灾人祸,马忠元和清真寺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不仅仅是昆明、云南,他们把援助之手延伸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不仅仅是回族群众,他们将爱心传递到了各族同胞的手中。“爱是可以传递的,希望处在困难中的人在大家的帮助下重新站起来,以后再用自己的力量去回报社会,这就是我想看到的。”马忠元说。
记者董宇虹报道(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