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民警的“工匠精神” 老民警天天走20多公里路
2018-05-04 20:50:4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退休前的民警刘华友,一天走20多公里路熟悉辖区;46岁的社区民警张志明,主动当起小区清洁工。5月4日,记者从昆明市公安局盘龙分局获悉,该局有两名社区民警,把每一件工作都当成事业来做,用多年磨炼的“工匠精神”,温暖着社区。

张志明分管的是一个老旧家属院小区,住着150户人。第一次来家属院走访时看到的是:路面不整,垃圾成堆,空地上养着各种家畜……

改变非一朝一夕,张志明挨家挨户敲门,向老人们说明改造的重要性。垃圾成山,张志明当起清洁工;哪家有事,他马上赶去解决……慢慢地,这个经常面带微笑的社区警察,与群众的距离拉近了。

这样的改变让张志明有了信心,了解家属院的状况后,2017年7月,他联合街道办、社区,着手重新塑造这个老旧小区。很快,满地垃圾的单元楼前种上了树,泥泞不堪的土路变成平坦宽敞的水泥路,鸡鸭成群的空地成了小庭院,用木板随意搭盖的自制亭子也统一换成崭新的白色帐篷。环境改变了,老人们的精气神也变好了。

作为张志明的老前辈,曾在盘龙公安分局干了30多年社区民警的刘华友说,“社区工作没有捷径,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

“你服务的辖区里,哪户住着几个人,叫什么名字,收入多少,有没有犯罪前科,你都要一清二楚。”刘华友认为。

在交通尚不发达的那个年代,刘华友要做到对辖区1876户居民5385名常住人口“一清二楚”,每天起码要走20多公里路,天天如此。按现在年轻人热衷的微信计步来算,也就是三四万步。“早就霸榜了!”刘华友的同事说。

在一起入室盗窃案件中,刘华友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和群众提供的线索,发现同院有一名交往人员复杂而且行踪诡秘的女子。通过现场分析,这名可疑女子的确就是犯罪嫌疑人,并最终追回被盗物品。

时过多年,说起往事,刘华友依然深有感触。在他看来,如今信息化技术日新月异,确实给民警工作带来便利,但人的作用,不能忽视。

张志明很认同这个看法,他觉得,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作为社区民警,“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的精神不会褪色。

云南网记者 赵岗 通讯员 侯杰

责任编辑: 杨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