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汪磊在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的第17个年头。17年的学习积累,他完成了学业的深造,岗位的转换,攀越了一座又一座高速公路设计“高峰”。
现在,汪磊正带领着团队攻克又一座“高峰”——华坪至丽江高速公路大理连接线上,涛源金沙江大桥的设计。该项目位于高地震烈度区,且距离程海—宾川大断裂带很近,汪磊带领团队经过又一轮计算和分析,最终决定采用双塔单跨钢箱梁悬索桥。
然而问题又来了,大理岸地质条件较差,固定悬索的锚碇区只能以碎石土层及粉砂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同时该区域设计时横向尺寸受侧向山体稳定的影响,深度方面还受到库区水位的控制;永胜岸则横向地质差异大,路线左侧的地质很好,但路线右侧碎石土覆盖层很厚,这样就容易导致锚碇变形不均匀。
如何攻克难题?汪磊带着团队,前后做了20几个方案,最后提出在大理岸的设计上让主缆经过索鞍后转角做小一些,锚碇施工时就不会出现渗水情况。同时永胜岸锚碇支墩基础通过一侧采用桩基础,另一侧采用扩大基础来解决地质差异的问题,这在悬索桥的设计中首次出现,又一次让团队设计人员补充了知识的盲点。他们很骄傲地说:“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不怕了,心里有底了!”
2013年,刚担任第一公路勘测设计处总工程师的汪磊赶上了全省公路建设三年攻坚,部门承担了“西桥至石林高速公路”的设计工作。在他的主持参与下,职工们铆足干劲投入到这条高速公路的设计上。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设计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技术难点,而是和时间赛跑,每天都在倒计时,人也很焦躁。”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汪磊感叹。在时间紧迫,任务繁重的情况下,汪磊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最后仅用了3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刷新了设计院勘察设计项目的新速度。
2015年2月16日,西桥至石林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全程建成通车仅用了420天,在云南交通建设史上被称为“西石速度”,而汪磊就是一名“西石速度”背后的交通人。
2016年,担任桥梁勘测设计处处长的汪磊开始全面负责全院重点桥梁的设计工作。时逢云南“五网”建设高潮,设计院承担了省内一大批在结构、规模、设计上都比较特殊的桥梁。汪磊和他的团队凭着一股子“牛劲”,攻坚克难,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勇敢向以前从未涉足的高新领域登攀。
从2016年开始,汪磊和他的团队共承担了180多个桥梁设计项目。相继在山区大跨悬索桥和钢箱拱桥、钢结构斜拉桥、近场高地震烈度区桥梁抗震等成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香丽高速虎跳峡金沙江大桥在国内开创性地采用单塔悬索及复核索鞍结构,是国内唯一的高速公路独塔悬索桥;华丽高速金安金沙江大桥是国内目前山区最大跨径桥梁;西双版纳黎明大桥和景打高速澜沧江大桥分别为主跨超300米的中承式和上承式钢箱拱桥,在国内同类桥梁结构中规模居于前列……这些开创性的工作,为我省特大、特殊桥梁设计水平跃居国内前列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4月,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大会”上,汪磊荣获了“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他坦言:“作为云南交通设计人,将以此荣誉为激励,不断提升自我,努力奋斗,为云南综合基础设施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李承韩 通讯员 赵仁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