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
海西客栈自己做文化 用品牌“锁”住老顾客
客栈老板聂孔明:
“把客栈打造成东南亚风格”
海西片区的大理镇才村海景客栈“菩提海居”今年1月10日恢复营业,老板聂孔明是一位来自重庆的投资者。2013年6月,聂老板在才村开起第一家有13间客房的海景客栈“菩提海居”之后,2014年至2016年又在银桥镇的下波淜、马久邑开起了“菩提尘外”“菩提云境”两家海景客栈。其中“菩提尘外”规模最大,有26间海景房。经过几年的经营,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客栈品质和影响力。
聂老板喜欢泰国文化,他把客栈打造成了东南亚风格。“洱海边的客栈,每一个都是老板对客栈文化的表现。老板把自己的情怀和喜爱融入其间,让客人感受到未曾去过的风景。客人来了,发呆、喝茶,早晚到海边骑车、徒步,全身心的放松。” 聂老板说,“不同风格的客栈,构成了洱海边的异域风格客栈集群,通过各自的宣传平台传播出去,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发现大理”。
2012年,聂孔明到才村租地建房时,海西的客栈并不多,才村只有4家,马久邑也只有1 家。他在海边的3家客栈开起来以后,自己做了3个微信公众号,常年不间断地传播大理客栈的美图、美文,已经发展了五六万个粉丝。海边客栈停业以后,为了留住自己的顾客群体,他在大理古城红龙井开了第四家客栈,直到海边客栈恢复营业,才又关了古城的客栈,继续把客人拉回海边来住。
“停业之后,整体的旅游氛围不在了,各家客栈经验丰富的员工走了很多。现在洱海周边虽然零零星星恢复了一些客栈,但是没有整体的氛围,吸引不了游客。”聂老板说,“游客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要先通过大的IP引导,才来细分市场。很多人到大理旅游的目的就是住客栈,体验本地人的生活气息。”才村是离大理古城最近的海边村庄,区位优势好,之前已发展到200多家客栈。
客栈老板金寿喜:
“我们主打‘家’文化”
去年10月最早一批恢复营业的“云途”海景客栈,地处银桥镇马久邑村。2015年1月开业以来,“云途”已在大理发展成为拥有5个店的知名品牌客栈。“云途”客栈3个股东之一的金寿喜,是一位地道的剑川阿鹏哥。“另外两个股东是江西人,当时因为喜欢大理,建个客栈,没想到很多人都喜欢上了,做着做着就收不了手”。
“云途”的每一个店都有不同的风格,马久邑店是美式乡村与大理本土的混搭,共有17个房间。“我们‘云途’主打的是‘家’文化。天南海北的客人,晚上回来聊聊心得,就像回到家里一样。来我店里的客人,第一次是客人,第二次就是朋友了。很多客人走了以后,总会记挂着在大理还有那么一个朋友,总是要抽空再回来看看。” 马久邑村离大理古城7公里,全村20多家客栈,现在开了5家,已经恢复了一定的旅游氛围。
“我们的客人大多数来自北上广,喜欢大理的蓝天白云,来大理就是为了晒太阳,放松自己。品尝到店里阿姨随手做的一道家常菜,都会非常开心。有人在店里相遇、相知、相爱,后来还回来结婚了。这里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方式,都是客人眼中的风景。来住店的客人,很多都会住上一星期至15天,最长的住到一个月。” 金寿喜说,马久邑店和磻溪店停业以后,“云途”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在古城开了第三个店。
金寿喜喜欢玩哈雷摩托,是大理南诏机车俱乐部的成员。哈雷文化也是“云途”的一大特色文化,喜欢玩哈雷的人,都会主动找上门来,很多明星都来客栈里住过。“恢复营业以后,我们通过自己的品牌维护,留住了一定数量的客人,但是现在大环境不好,外面知道开业的客人太少,新的客源打不开。为了带动周围的旅游氛围,我们的推广比以前多付出了10倍的努力,目前的入住率只达到了70%。” 金寿喜说。
变化
吉普车旅拍成旅游新宠
周末到大理短游几天的游客,一般都会选择3天自助游。第一天上午坐大索道登苍山,下午逛崇圣寺。第二天包车环海游,才村湿地公园看日出,马久邑海湾看海,喜洲海舌公园亲水,一路体验田园风光、古镇民居、白族扎染。然后到苍洱风光尽收眼底的双廊、水天一色的挖色,边走边玩,领略洱海风情。第三天骑行,从大理古城出发,经过才村的田园,到马久邑看海景,然后绕道大丽路看花海,再返回大理古城,是一条非常不错的骑行线路。晚饭安排在大理古城,然后泡吧、看夜景。还有时间多呆一天的游客,往往会跟随本地人的脚步,到寂照庵品茶、吃素食。
吉普车旅拍已渐渐成为到大理旅游的年轻人最喜爱的游览方式。整个洱海周边风景优美的地段,总能看到五颜六色的吉普车,载着各种穿着时髦的青年男女,摆pose拍照。吉普车旅拍2016年由“菩提海居”老板聂孔明最先引入,当时投入了10台车,吸引了很多玩越野车的年轻人。时间一长,这种旅游方式开始扩散。目前洱海周边已经有20多家从事吉普车旅拍的经营者,吉普车的数量已发展到200多台。租一台吉普车环洱海一周,每人只需花费268元,有专业的驾驶员开车,专门配备的摄影师沿途跟拍。环洱海100多公里的行程,很能让年轻人尽情地展现自我。
链接
双廊海边洗车被罚款300元
15日下午,双廊古镇城管执法队员在例行巡逻过程中,发现环海路红山段有人正在路边用洱海水洗车,遂上前制止。经查,洗车人员为徐某夫妇,二人驾车至双廊镇红山环海路段时,发现车辆有泥土,即拿出洗车工具在洱海边取水洗车,致使洗车污水污染洱海水域城镇道路。双廊古镇城管分局对夫妇俩进行了批评教育,并给予徐某罚款300元的行政处罚。
(记者 秦蒙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