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建议理性看待价格周期——
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线
2018-05-22 07:09:52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近期,“部分农产品销售难”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在帮扶我省多个大蒜产地消化滞销蒜的同时,目前行业内已开始深刻分析此事件的成因及其隐忧,并积极探讨破冰之策。

卓创资讯农业分析师崔晓娜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2018年,云南产新大蒜价格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滑,最根本原因就是供过于求。从全国行情看,自2014年以来,大蒜价格开启疯狂上涨模式,在2017年上半年达到近十年以来的顶峰,国内主产地山东省金乡县的红皮中混级蒜最高收购价格一度达到了每斤9.80元。

根据卓创统计,2017年秋季,山东、河南等大蒜主产区播种面积602万亩。排除天气因素,在与去年大蒜单产量平产的情况下,今年主产地产新大蒜总产量可达680万吨。除此之外,靠近蒜区但之前并未种植大蒜的地区,不少农户增加了大蒜的种植面积。今年,已经上市的河南早熟蒜,其价格已经由4月初的每斤1.2至1.5元,下跌到每斤0.5至0.6元。而去年同期的价格是由4月中旬的每斤2.6至2.7元,下跌到每斤1.2至1.6元。今年的价格是去年同期价格的一半。

由此看出,今年大蒜滞销并非我省大蒜产区出现的个案,供过于求已经成为整个大蒜种植行业内的一个普遍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影响大蒜价格起伏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供需关系。同时,人为因素、天气因素以及其他的突发因素都会令行情发生转变。供需关系在长期趋势上影响着行情变化,人为因素等可在短时间内刺激行情发生改变。要理性看待价格周期,不要过度炒作滞销这一话题。要从如何延伸产业链,丰富产品线方面做文章。

近几年,大蒜行情看涨,价格周期进入波峰;今年价格暴跌,价格步入谷底。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事件表面上看是全国部分蔬菜价格持续走低、误判‘暖冬’天气形成对蔬菜的投机种植,导致供过于求。但从深层次看,暴露了我省蔬菜产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大蒜价格迅速上涨的过程中,种植户的种植收益在增加。因此,从2014年以来,国内大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增。如何缓解供需矛盾,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认为,要以打造“绿色食品牌”为契机,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在调结构、强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增效益、促增收方面有所突破。

(记者 王淑娟)

 

责任编辑: 杨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