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奋斗者】三代人一个“绿色梦”
2018-05-23 07:52:15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核心阅读

奔流不息的金沙江,在玉龙雪山和哈巴雪山之间,辟出了世界著名的“虎跳峡”自然奇观。从“虎跳峡”顺流而下,茂密的森林把玉龙雪山旅游景区包裹得严严实实,在金沙江流域筑起了一道生态安全屏障。这片森林里面,活跃着一群桔黄色的身影,他们是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黑白水林业局干部职工,为了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他们几代人或一家人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247.54万亩天然林。

“白衣天使”梦成“护林女神”

“2009年昆明医学院护理专业毕业时,正巧赶上黑白水林业局招人,于是就报名经过考试,成了一名护林员。”在白沙天保所,今年30岁的王霞说,她原本认为自己会成为一名“白衣天使”,可怎么也没有想到会当上了一名护林员。

王霞的外公和世勋是黑白水林业局的离休职工;父亲王应平在天然林全面禁伐以后,从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并于去年在大具天保所护林员的岗位上退休;母亲和玉花是黑白水林业局的营林员,专门负责培育各种苗木。

当时,刚刚20出头的花季少女王霞,受父母的影响,放弃了“白衣天使”的梦想,毅然走进了密林当上了黑白水林业局的一名护林员。刚开始时,王霞被分配到甲子天保所,5年后又被调到白沙天保所任护林员。在护林员这个岗位上,王霞的工作和男同事一样,在防火戒严期,每天都要带上干粮巡山护林,一直到晚上才回到所里休息。现在,已经当上母亲的王霞,照样以森林为伴、树木为伍,经常顾不上去接送正在上幼儿园的儿子。

经过近10年的磨炼,如今的王霞,说话做事总是风风火火,俨然成了一名“护林女神”。在白沙天保所,像王霞一样的“护林女神”就有6位。

15个春节吃过两次团圆饭

“1971年,爷爷龚德桃从东北调到丽江。父亲龚建成出生在东北,跟随爷爷到丽江参加工作后,也成了一名森工企业的职工。”白沙天保所所长龚乐云告诉记者,白沙天保所10名护林员,共管护着19.4万亩天然林,他们祖孙三代都奋战在林区。

龚乐云的爷爷、外公,以及父亲、母亲都是森工企业的职工。与龚乐云不同的是,他们一度以砍树为主,为国家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木材。而龚乐云则是一位忠实的护林员,从一开始,就投身到保护天然林的行动之中。

今年36岁的龚乐云,已经在天然林管护一线奋战了15个年头。尽管家就在丽江,15个春节,他只跟家人吃过两次团圆饭。一次是结婚那一年,新婚的他在家里陪家人吃了一顿春节团圆饭;还有一次是春节前夕刚好下了一场大雪,防火压力得到缓解,他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到家里与家人吃了一顿年夜饭。

“巡护是件很辛苦的事,早上9点多钟出发,背起几个粑粑、几瓶矿泉水就是午饭,天黑了才回到公路边坐上车。”龚乐云说,有一年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他在林区一呆就是28天,天天都是干粮加矿泉水,一个周期下来,人都有点“变形”了。然而,每当看着过去被破坏的植被得到了恢复,被砍掉的树子周围长出了小树苗,再苦再累心里也是高兴的。

“油锯手”变身“护林侠”

今年53岁的甲子天保所所长邓啓飚的父亲也是一位砍树人。1983年,他接过父亲手中的斧头,成了一位远近闻名的“油锯手”。1998年天然林全面禁伐以后,邓啓飚从砍树人变成了护林人,先后在大东天保所、龙蟠天保所任护林员。2009年,他被调到甲子天保所,先后任副所长、所长。

甲子天保所地处高海拔山区,远离城市和村庄,全所7个护林员管护着13万亩天然林。管护区地处著名的玉龙雪山旅游风景区东面和北面,这里海拔高差大、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在管护区内,不仅游客集中,而且还分布着14个自然村,管护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直接威胁到玉龙雪山的安全。

“防火期7个月210天,每天都要巡护180公里,一年下来,累计巡护里程都在3.5万公里以上。”邓啓飚介绍,火灾是森林的天敌,巡护是防止火灾发生,保护森林很有效的办法之一。为此,邓啓飚和同事们,采用车巡、步巡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加大巡护力度,确保不留死角。

由于长期在海拔高、气候寒冷的甲子天保所工作,邓啓飚养成了每天都要喝点酒御寒的习惯。但在白天,他从来都是滴酒不沾。到了晚上确认森林不会有事以后,他才在入睡前喝上两口去去寒气。他说:“只有看到管护的森林安然无恙了,才能放心地睡上一个安稳觉。”

李秀春 文/图

 

责任编辑: 杨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