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画家肖春秀。
上世纪80年代初期,马金铺乡(现马金铺街道)一些世代农民在种地之余喜好起了涂鸦,他们的作品不受构图、光源、比例的束缚,打破传统绘画的框架。他们画身边的一切,用最朴实的画笔勾勒出农耕的气息,用最亮丽的色彩描绘出农民生活的多姿多彩,用最真实的体会反映农民的新生活、呈现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肖春秀就是其中之一。
出生于1966年的肖春秀,小学时就经常临摹手绢、扇子上的古代美女,之后她慢慢开始自己创作。17岁时,肖春秀参加了大渔乡文化站的绘画培训,真正开始了解绘画知识,并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本速写本。用这本速写本,她描绘了很多自己的日常生活:妈妈和妹妹织网的样子,爸爸编篮子时的样子,农妇饭后聚在一起做针线、聊天、带孩子的样子……作品《竹编》和《织渔网》还参加了1989年10月昆明市首届民间绘画展览,这也是她的作品首次出现在正式场合。
1991年,25岁的肖春秀与当时马金铺乡高家村的一小伙子结婚。嫁到高家村以后,她的绘画才能也得到了重视,多次参加了马金铺乡和呈贡县文化馆组织的绘画培训学习。刚结婚3年的她,带着对未来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创作了《春风》。画中帅气的小伙用摩托车载着漂亮的女孩,女孩的双手紧紧搂住小伙的腰,脸上带着羞涩而又甜蜜的微笑,春风轻拂,花香四溢,丰富的色彩,温暖的色调,让她幸福的生活一览无余。
而在马金铺的生活也成为肖春秀画作的来源。马金铺四面环山,雨季来临时,往往能带给大家美味的馈赠——蘑菇。雨后的田间,少了平时的繁忙,农民们抽出时间到山上捡拾菌子,学生也正赶得上放暑假,于是大人、小孩全体动员,提着篮子、背着背篓、拿把镰刀上山寻找大自然的馈赠,寻找一年一度短暂的乐趣。结合这个背景,肖春秀创作出了《乐拾山珍》,再现真实的采蘑菇的画面。该作品在2008年10月入围由云南省群众文化学会、云南省文化馆、马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神彩云南——第二届云南农民画展”。
肖春秀根据这几年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感受和对马金铺的了解,创作了《菜花果之乡》,画中新型的耕作方式、多元的蔬菜、漂亮的鲜花、累累的硕果,展示着马金铺乡的特色。广场舞开始盛行,她创作了《夕阳红》一画,画中有的老年人在跳舞,有的老年人在吹号,有的老年人在打鼓,有的老年人在打礤,整个画面其乐融融,体现了老年人不服老的精神状态,也彰显了老年人的思想的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样的作品还有很多,肖春秀用画笔描绘出了生活的多姿多彩、用最真实的体会描绘着农民的新生活,呈现着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 郭曼 摄影报道 (昆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