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尴尬】骑着骑着单车道咋就没了? 自行车与行人、机动车抢道混战愈演愈烈
2018-05-29 07:38:25   来源:昆明日报
分享至:

  美编王丽娜/制图

  金碧路上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 记者杨艳辉摄

  “开车的走机动车道,骑车的走自行车道,步行的走人行道,各行其道,秩序井然……”可是,要是三条道中的自行车道在某个路段缺失或被占用了,秩序还会井然吗?

  环湖东路一段10公里长的慢行系统,已成为昆明人赵迪周末节假日骑车“打卡”的地方。“这段自行车道沿滇池边的湿地修建,骑行环境好,路面条件好,最主要的是设置科学,与人行道、机动车道一直是分开的,骑起来非常舒服。不像在城里,经常会自行车骑着骑着就无路可走了。”

  赵迪所说的“自行车道骑着骑着就没了”,在以前可能影响不算太大,毕竟骑车人数量就那么多。可随着共享单车蓬勃发展,最近一年多来昆明猛增了至少30万辆共享单车,骑车人次、频率随之猛增,这个矛盾也就被翻倍放大。

  尴尬一

  自行车道

  “断头路”频现

  实例:大观路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路段、丹霞路段

  在昆明,自行车道“断头路”现象并不鲜见。在大观路解放军昆明总医院路段、丹霞路段等,都存在着自行车专用车道“骑着骑着就没了”的现象。

  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规划室副主任程德勇介绍:“发生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原来的城市道路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很少会提前规划停车位,都是在道路建好之后,再依据需求进行停车位设计,但这个时候道路空间已经十分有限,就只能牺牲自行车道。所以在很多路段,特别是支次路段,只有单边自行车道的现象是很常见的。”

  尴尬二

  被公交车站

  逼上机动车道

  实例:金碧路弥勒寺公交车站

  在昆明城区骑车,除了有断头路,还要注意避让突然进站的公交车。

  本月早些时候,记者在金碧路的弥勒寺公交车站看到,这个公交车站就设置在人行道边上,刚好占去了自行车道的位置。当有公交车进站的时候,骑车人就只能从机动车道上绕行,如果从公交车内侧绕行,大量上下车的行人会短时间造成拥堵。而如果从机动车道上绕行,则对骑车人安全带来了很大风险。

  尴尬三

  被汽车

  挤上人行道

  实例:彩云北路 滇池路 金碧路

  家住世纪城的李云仙每天都骑电单车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上班,然而她的上班路却有点不好走。“没有专用的单车道,我们只能骑到人行道上去。刚开始的时候这边人住的不多,但现在片区热起来了,行人太多,很不好骑。而且人行道骑车的多了以后,路面会坑坑洼洼的,雨天不小心就要溅别人一身泥。”

  而知情人士介绍,事实上,彩云北路在规划时是配套有自行车道的,“但是后来考虑到车流量太多,要缓堵,只有把非机动车道改为了机动车道”。

  滇池路也是一样的情况。“规划、建设的时候都配套有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但后来车流量不断增加,由于空间有限,就取消自行车专用车道,改为人非混行道。”

  在金碧路得胜桥段,除了人非混行,路况也糟糕,地砖被众多单车、电单车碾得坑坑洼洼的。为了避让这些坑,许多骑车人都选择走机动车道。

  矛盾凸显

  共享单车猛增至少30万辆

  在昆明,自行车与行人、机动车抢道“大战”正愈演愈烈。

  主要原因是,随着共享单车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这一新生事物来解决短途出行的问题。

  根据今年初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发布的《昆明市共享单车出行报告》,昆明的共享单车数量增长迅猛,从2016年底的0,突破到如今的超30万辆。

  根据报告,过去一年,昆明人均日骑行次数超过1.7次,平均骑行距离2.09公里,4公里以内骑行比例超过89%,平均骑行时间超过12分钟。

  报告显示,昆明在共享单车出现前,自行车占主城区交通出行分担率仅为2.94%,共享单车出现后,自行车出行分担率超过6%,增长率超过100%。

  不可否认,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为缓解昆明这座城市的交通出行压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自行车道设置不够、不科学等带来的种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问题在哪

  部分道路被改为人非混行

  其实早在2014年,继昆明城市慢行交通成为国家住建部示范项目后,《昆明主城区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系统三年建设规划》就提出,至2015年,昆明将依托盘龙江、西山、长虫山等建设形成数条自行车、步行山水特色廊道,让昆明人在未来享受更多“慢行”乐趣。

  “2014年我们做国家住建部示范项目时,一共在昆明做了三个自行车慢行示范项目,分别在环湖东路和盘龙江北段等,起到了很好的样本作用。”昆明市城市交通研究所规划室副主任程德勇说。

  尽管存在种种问题,但昆明的慢行系统从规划到建设再到人均拥有量,都处于西南乃至全国先进水平。

  程德勇介绍,昆明现在建成的1700多公里城市道路中,除了快速路、高速路,约九成在规划的时候都配建了自行车道、人行道,自行车道的长度大概有1600公里。“慢行车道的建设是和城市道路建设相结合的,以城市道路建设带动慢行车道建设。此外,昆明的慢行系统建设也是和绿地、公园、湿地公园等公共空间建设相结合的;在此基础上还打造了慢行系统特色廊道。”

  “由于城区道路空间有限,而小汽车保有量又连年增长,很多汽车司机都呼吁要拓宽道路。为了缓解城市拥堵状况,才采取了人非混行这种没有办法的办法。”程德勇介绍,事实上,昆明的城市道路在进行规划的时候,没有一条道路是设计成人非混行的。

  如何解决

  新增道路都配建自行车道

  有问题就要解决,改变正在发生。

  市规划局2017年发布的《昆明市近期规划建设规划(2016-2020年)成果》提出,要按照“一级、二级、三级自行车道的不同标准,建设自行车交通道路,完善中心城区自行车道网络。”结合轨道站点、城市大型公园、商业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动中心、高校园区以及大型居住社区,配套完善自行车停车和租赁设施,并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与咨询等功能。

  不仅如此,“十三五期间,昆明每年都计划新修100公里的城市道路,而这些城市道路除了快速路、高速路等都配建有自行车道。”程德勇介绍。规划部门还将与共享单车企业合作,根据企业提供的骑行大数据,通过使用频率、出行区域等数据打通自行车道“断头路”。

  自行车道如何畅通

  三企业这么建议

  摩拜:打造昆明特色骑行大道

  摩拜单车昆明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城市交通建设都是围绕汽车、四轮车来规划的,已经满足不了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于绿色出行的实际需求。建议对新规划道路增加自行车道配置,对现有道路改造出自行车道,明确非机动车路权,倡导低碳出行。此外,骑车人会越来越多,要科学规划和统筹自行车道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经过过去1年在昆明积累的骑行大数据,我们共享单车企业非常愿意与政府牵手,共同针对骑行需求热点区域,合理规划道路停车线,指示牌,推荐停放点等相关配套基础,让市民有车可骑,有合理区域停放。”该负责人表示。

  该负责人还建议,昆明可以通过打造数条重点区域的特色骑行大道,彰显“春城”特色文化,打造绿色城市、低碳城市。“比如设立昆明美食骑行路线、特色文化景点骑行路线等,让这些特色骑行路线、车道成为一张城市名片。”

  ofo:希望规范自行车停放区域

  ofo昆明方面负责人介绍,进入昆明一年多来,昆明注册用户已接近300万,累计骑行距离超过1.6亿公里。目前,包括ofo在内的共享单车企业在昆明市场投入了大量资源,为推动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创新升级、全面引领“轨道公交慢行”的低碳交通发展理念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提升城市慢行系统方面,这位负责人表示,希望在城建中能够划分自行车道,并规范自行车停放区域,使共享单车能够安全有效地在城市运行,解决市民短途出行问题。“我们也会根据ofo掌握的大数据和用户需求的预测,向政府建议设立更多的自行车道。”

  哈罗:将共享单车纳入公交体系

  哈罗单车昆明方面负责人建议,政府应将共享单车纳入公共交通体系,合理布局单车网络和停车设施。政府、社区和学校应从土地、规划方面对共享单车停车地的选址给予必要扶持,享有基本路权,植树、栽花建造绿树成荫的自行车道,使市民骑车出行不仅方便而且感到是种享受。此外,建议由政府牵头、共享单车平台参与,对地铁车站、公交枢纽、学校、医院、商业区等的附近可作为停车场地进行面积和停车数量测算,防止车满为患。除了对加强慢行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议,该负责人也就慢行系统使用者行为规范方面提出了建议。他表示,共享单车的管理应该是多方共治、合力发挥作用,首先是企业的智能化管理、精细化运营水平,二是用户的文明意识和习惯,三是城市管理部门的管理和引导。此外,还建议将共享单车企业已建立的用户信用分体系纳入个人信用体系,计入个人信用记录,从而保障城市慢行系统的有序运行。

责任编辑: 李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