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入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 宜居文山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2018-06-04 13:27:56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核心速读:市中心改建湿地公园 打造城市生态景观 今年棚改再推5大片区

“离开这座城市三年了,如今再回到家乡,文山的大街小巷整洁了不少,没有了乱摆乱卖的摊点,不见了乱停乱放的车辆,市区里的过街天桥配了电梯,市中心还有下穿隧道。道路变宽了,楼盘变多了......”曾在文山生活多年的小毕一到文山,便惊叹于眼前的变化。

休闲广场将改成市民公园

最新公布的云南省2017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显示,文山市再度入围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这一荣誉已持续2年。

年初公布的未来3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城市,文山市同样入列。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为总抓手,今年以来,文山市以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建州60年为契机,开展一系列深化创建活动,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净的城乡人居环境。

还绿于民 打造城市公共绿心 市中心改建湿地公园 

来到文山市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空地。再往里走,是一个宽阔的休闲广场,中间还有亭台水榭,蜿蜒的小桥上已经锈迹斑斑,这里的景观和周围老旧的楼房与广场周围新建的高楼形成对比。休闲广场、盘龙公园一带,曾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这里的每一条巷子,都饱经沧桑,每一个店铺,都满是回忆,它记录着文山人的故事。

文山市住房与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到,这里曾经是文山市的地标性建筑——文化大厦,目前已被拆除,计划将建成一个湿地公园,整合东山、盘龙河、五子祠等生态景观资源,打造城市公共绿心。还将计划引入高端、领先的休闲娱乐元素,打造丰富有特色的市民公园类项目,未来将为文山的市民们提供一个生态、休闲的好去处。

文山的城市变美了,文山市民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在不断丰富。走进文山市区,华龙湖广场、七花广场和西华公园等休闲地带,总能看到市民们唱歌、跳舞、散步的欢乐景象。五子祠门前,有当地的合唱团常到这来练唱,在绿树和歌声的烘托下,五子祠这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感越发彰显。这座城市虽不乏各类市民喜爱的休闲场所,但一直缺少一座具有当地特色的大型市民公园,即将建设的市民公园,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

在《文山市民公园规划设计方案》的效果图上,记者看到,原文化大厦所在地将不再修路,整个休闲广场连同原州图书馆、州群艺馆、州文工团、青少年宫、盘龙公园、州安全局等全部成为新建市民公园的建设用地。

休闲广场将改成市民公园

据了解,市民公园的项目总用地面积14公顷(其中小学用地约1.1公顷,公园用地面积约12.9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约82800平方米,其中地上公厕约300平方米(地上一层,每个占地约100平方米,总计3个),管理中心约1000平方米(地上两层,占地约500平方米,总计1个),地下停车场总建筑面积(不计容)约80000平方米,折合约2000个停车位。五子祠约1500平方米。

公园将以景观为基底,以各个景观区为珠,以舞字为线穿插整个规划设计。以“文山印象”为主题,凸显山水四时变化的自然光影效果,借公园本身打造“城市舞台”。公园总体布局为凤舞盘龙,以凤凰形象为蓝图,布置中心主广场。沿城市道路为“城市活力舞区”,中部为“传统民族舞区”,沿盘龙河区域为“自然生态舞区”。

全园一共分为三大功能区,分别为人文历史区、自然生态区、生活休闲区。中心为大面积水域景观,沿中心景观布置大小、形态不一的景点,形成由中心到四周,由静到动的空间格局。

五子祠

公园的道路设计,沿盘龙河以道路与小学相互联系,并将步行空间向南向西延伸,周边辅以良好生态景观,打造沿盘龙河景观廊道。在景观设计方面,蜿蜒的园区道路贯穿整个公园,历史建筑五子自然景观与观景平台点缀其间,在水边及丛林处移步易景,大尺度水面与极具细节的微景观交相呼应,并与东山文笔塔制高点形成良好的对话关系。

在公园设计中,还充分考虑到市民的活动使用,在整个公园活动的场地设计中结合各个区块的特点布置相应的活动场地,使公园真正成为市民使用的绿色开放空间。

文山州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新闻上看到要建市民公园的消息,大家都很期待。以前,文山人茶余饭后很难找到一个场地开阔、环境好的地方休闲娱乐,如果建成这样一个湿地公园,文山就多了一个生态绿色的休闲场所,助力花园城市的建设。

棚户改造 今年再推5大片区 全面提升人居环境

市中心改建湿地公园,是文山市内棚户区改造的一个项目。

文山市棚户区道路狭窄、房屋低矮破旧、建筑密度大、配套设施不完善、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棚户区居民大多是低收入困难群众,无力改善升级住房,迫切希望政府早日拆迁改造,搬进新居,实现安居乐业。围绕着“融资、征迁、建设”三大棚改目标,文山市自2013至2017年,全市开展的棚户区改造共有佛寿街、桥工队、西山中寨3个片区,共涉及6259户,总投资38.38亿元,

2016年,文山市争取到建设街、大法古、红石岩、水车寨四个棚户区改造项目,共争取国开行、农发行贷款42.3亿元。四个棚改片区总占地面积约1739.61亩,拟征收面积321.38万余平方米,涉及征收改造户数约15689户,打造一批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目前,2018年城镇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范围正在公示阶段,兴隆街片区和西正街片区两个棚户区列入改造,涉及改造户1415户。另有3个片区划入2018—2019年城镇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

数字的背后,诠释了高效和谐的“文山棚改模式”,更书写了当地“为民、创新、温情、务实”的真情奉献精神。

“棚户区改造工作有了成效,城乡环境面貌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我们从内心深处感到高兴。看到全市干部群众人人参与的氛围,我们感到十分欣慰!”一名退休老干部赞赏地说道。

河道清淤 恢复母亲河生态 打造城市生态景观走廊

盘龙河

盘龙河穿文山城而过,是文山市的母亲河。前些年,由于盘龙河上游植被破坏严重,一到雨季,两岸的泥沙便随着雨水流入盘龙河,导致河床泥沙淤积。加之有河边居民排放污水、倾倒垃圾,时间一久,盘龙河河床杂草丛生,时有脏乱、恶臭等现象。

眼看着母亲河生态环境日渐恶化,有市民在网络发帖表示焦虑,“想当年盘龙河清澈得可以下去洗澡,如今的母亲河是怎么了”。

为拯救母亲河,2017年,文山市投入5212万余元对盘龙河文山城区段进行河道清淤治理,着力改善文山城区河流环境。

“前两年的旱季有人在河床上种苞谷,现在这种现象看不到了,旱季水流也很大”,文山市民杨女士的家就在盘龙河边,站在窗口便望得到河面,她表示这两年夏天家里蚊子都少了很多。

“现在的盘龙河水流比之前大了,水也比前两年清了”,在盘龙河边散步的张大爷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了消除水污染,文山市以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为目标,开展了大规模整治行动。先后搬迁了城区的造纸厂和水泥厂,州烟叶复烤厂已列入搬迁计划,关闭了盘龙河沿岸的州化工厂。城区重污染企业的搬迁关闭,有效减少了企业的生产污水、废水对盘龙河的影响。

据文山市河长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强对盘龙河文山段水质环境的监测监控,分别在盘龙河入城上游侬仁河段面和盘龙河出口东方红电站段面设置2个监测点,每月监测一次。此外,还专门聘请工人每天进行常态化河道杂物、漂浮物进行清理打捞。

母亲河的保护离不开百姓的共同保护。文山市制定并印发了盘龙河文山市城区段河道内乱垦乱植行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严禁电鱼、毒鱼、炸鱼等违法行为的通告和盘龙河文山城区段保洁方案等,按照政府组织、部门社区联动、市民参与、层层落实、全面推进的要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

据了解,下一步,文山将逐步恢复盘龙河的自然生态风貌,打造城市绿色生态景观走廊,努力把城区人均绿地面积将由4平方米提高到9平方米,有效改造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云南网记者 张蕊 毕芃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