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强档] “一人一所”的担当
2018-06-06 08:46:24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地处滇西北青藏高原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北接西藏自治区,西与缅甸毗邻,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的核心腹地。少数民族人口占93%,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悬崖峭壁的高海拔区域,冬天冰雪覆盖,夏天道路泥泞,高山空气稀薄,河谷气候炎热。

在这里,中国邮政所提供的通信、快递等服务是山区群众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信息交流、文化传播和经济联系的纽带;在这里,作为邮政“最后一公里”的守护者,既当营业员又当投递员,一人一所,他们朝风暮雨、寒来暑往,把青春和汗水留在了高山邮路上,把希望、欢笑和温暖带给了深山里的群众。

泸水市称杆邮政所所长桑南才:

为乡亲服务,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幸福

穿过碧罗雪山与高黎贡之间的峡谷小道,途经几处因山体滑坡而导致的碎石路,伴着飞扬的尘土,再穿过几个村寨,泸水市称杆邮政所便进入眼帘。

桑南才是这个邮政所的所长、营业员、投递员,土生土长的傈僳族汉子。从17岁起,他一个人在这里工作了整整31年。称杆乡有2.17万人,老百姓居住分散,桑南才跑完一趟邮路需用6天时间,行程600多公里。2011年以前,每个村委会间还不通路,他只能骑自行车或步行给老百姓送邮件。

“那时候穿着邮政绿走村串寨很自豪,现在想起来,邮政自行车在我心中就像宝马车一样!”桑南才说着,两眼露出幸福的神情。这天,桑南才要去前进村投递包裹,这条路是怒江州最长的一条乡邮路,全长103公里,桑南才要两天才能全部走完。而在他口中所谓“好走多了”的邮路,一侧是陡峭的石壁,一侧是深深的悬崖,由于山体地质疏松,随时都有落石的危险。

“这些对我来说都习以为常了,如果你不小心开快了,就‘回不来’了,我都是一边观察,一边慢行。”桑南才打趣地说,“这条路我走了31年,老百姓都很喜欢我,我也很喜欢他们。”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到达一个弯道,桑南才将摩托车停靠路旁,背着一个包裹和蛇皮袋“噌噌噌”迈开大步爬坡进村了。

“杨晓飞,杨晓飞在吗?你的包裹到了。”在阿维大地一组的一栋木房子前,桑南才扯着嗓子喊道。

“咯吱”一声,一个小伙儿从门缝中探出头来:“在呢,在呢,桑叔叔您来了,您进屋坐。”

“不坐了,你签个字,我把包裹给你就走了,一会还要赶紧到上面送三波才让我买的东西呢。”

桑南才不仅是邮政员,还是老乡们的“采购员”,当地老百姓谁家要买种子、化肥、药品、生活用品等,一个电话,他有求必应。这不,家住时施瓦基小组的村民三波才上周刚托桑南才买了几包玉米种子。

“家里没车下山不方便,走路到集市上要两三个小时,我们要什么都给他打电话。”三波才不在家,桑南才和他的儿子一起清点了种子数量,又递上了购物清单,说买种子的钱等下次进村的时候再给也没关系。

桑南才外出投递时,他媳妇蜜晓琴就得在所里守着,充当一下临时营业员办理一些业务。“因为所里必须有人,如果客户来这里见不到人,让他们在这里等着就不好了。”他说。

“我是大山的儿子,喜欢大山,再难走的山路,我都坚持准时无误地把邮件送到乡亲们手中。习近平总书记说,‘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对我来说能坚守在这里为乡亲们服务也是一种奋斗。一个人一辈子重复走在一条山路上,有寂寞、也有孤独,但为乡亲们服务,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的幸福。”桑南才说。

责任编辑: 赵玮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