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频道/ 社会热点
上海110警情缘何半年下降20%? 揭秘工作模式变革
2018-06-13 14:21:02   来源:新民网
分享至:

  上海110警情缘何半年下降20%?记者揭秘上海警务工作模式的变革

  “就我这辆旧电瓶车,没想到一连好几个警察都那么负责!”6月5日下午,市民黄先生在五角场镇派出所领回了自己被盗的红色电瓶车,马上激动地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信息。电瓶车被盗,案子不大。但恰是这种发生在身边的小案,最能触动普通人的安全神经。

  查阅道路视频监控的民警反复核对细节。警方供图

  今天上午,上海警方发布治安上半年状况通报:今年1月至5月底,上海全市110警情同比下降20.9%,违法犯罪案件接报数同比下降28.9%,刑事案件破案数同比上升16.4%。

  一个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以安全著称的特大型城市,何以在“百尺竿头”再次实现各类违法犯罪数据大幅下降?静水流深,看似波澜不惊的日常背后,上海警务工作模式的变革,正悄悄改变公共安全治理和普通市民生活。

  高科技精准打击犯罪提升安全感

  6月1日上午9时许,市民黄先生带孩子去黄兴公园游玩,把电瓶车停在了公园门口。一个多小时后从公园出来,车不见了。“虽然是辆用了五六年的旧电瓶车,但不想让小偷逍遥法外,我立即选择报警。”

  几分钟后,五角场镇派出所的巡逻民警刘伟赶到现场。根据黄先生描述,民警判断案发不久。在民警提醒下,黄先生从手机中翻出电瓶车的照片,民警将照片翻拍,发给派出所指挥室,照片很快也发布到其他民警的警用PDA上。

  民警在公园周边几个出入口寻找了近2个小时,直到中午11时许,民警带黄先生回到派出所做笔录,负责查阅道路视频监控的民警也来反复核对细节。中午12时许,就在黄先生完成报案准备离开时,民警告诉他,小偷逃跑路线已经锁定。

  当天下午,警方抓住了被盗电瓶车的收赃人,被拆成零件的电瓶车也被找到。接到警方电话,黄先生激动万分。“看到这么多警察在为这样一个小案子忙碌,心里特别感动,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会为这些上海警察点赞!”

  侵财类案件具有随机性,属于最难侦破的一类案件,但却事关千家万户、民生民情。

  今年5月30日,浦东金杨地区接连发生两起入室盗窃案,案值10万余元。6月1日,浦东警方在浦东机场守候伏击,将犯罪嫌疑人冉某抓获,缴获金银首饰等涉案赃物。神速破案,只因警方高科技数据研判体系早已成功预警。

  28岁的贵州人冉某是一名惯窃。5月29日从贵阳飞上海,“长途奔袭”作案后,预定了5月31日晚10时的机票飞贵阳,没想到未及登机就被抓获。警方通过数据分析研判犯罪嫌疑人作案规律,提前将其行踪摸清。

  据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透露,目前针对入室盗窃犯罪,警方围绕重点作案群体、犯罪手法以及临时居住地开展深度研判和侦查经营。在加强案件接处警信息采集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数据模型建设,大大提升犯罪预警和精确打击能力。

  这种预警,也让越来越多有案在身的嫌疑人被及时拦截。比如,松江警方通过数据研判发现,每天特定时段,G60沪昆高速公路由邻省乘坐车辆入沪的违法犯罪人员较多。警方据此加强警力配备。5月25日中午,民警通过对一辆入沪小轿车盘查,成功抓获因涉嫌盗窃被浙江警方追捕的犯罪嫌疑人陈某。据统计,仅这一个检查站,今年已经累计查获企图潜入上海的盗窃嫌疑人18人。

  全力侦破民生类案件的同时,上海在命案侦破上也创下纪录:2015年至今连续保持命案破案100%!今年以来,上海刑警在命案即发即破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历年未破重大案件的梳理,运用高科技手段先后成功侦破命案积案12起。其中最早的,发案距今已经28年。

  防范风险隐患守住公共安全底线

  公共安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安全是1,其他是0。没有1,0再多也无意义。

  今年“五一”,外滩和豫园客流平稳。谁想到下午3时17分时,田子坊却突然出现客流红色警报。最大承载量约5000人的田子坊,短时涌入大量游客,瞬时滞留人数达到6168人。根据预警,黄浦警方立即采取临时封闭措施,客流只出不进,警报很快解除。

  近年来,上海在大客流管理上探索出一整套预案与方法。从外滩到迪斯尼,从豫园到朱家角,警方通过“客流眼”、 “热力图”等高科技预警设备,精准对接预案,实现了对大客流“绣花般”的精细化管理,人数统计常常能精确到个位。

  上海轨道交通发展世界第一,安全也一直备受关注。今年以来,轨交警方制定了《轨道交通车站分道安检工作规范》试行方案,选取早晚高峰进站客流较大且具备场地条件的安检点实施分道安检。用金属隔离栏将安检通道设置为“有包、无包”或“大包、小包/无包”通道,有效缓解了大客流期间安检点进站拥堵,也提升了安检效率。目前,徐家汇站等44座车站的63个安检点已试点分道安检,安检率较前期提升了近60%。

  家住长宁的美国人丹尼尔是个中国通,他和妻子、女儿一起在上海生活了十余年。对于他来说,安全是上海这座城市最显著的特质之一,尤其是街头随处可见的巡逻民警,更是让他有格外强烈的安全感。“在上海,深夜一个人在街头慢步,不用担心有人身危险,这在很多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丹尼尔的感受也是很多人的共同体验。上海市公安局治安总队巡逻指导处处长吴冬透露,目前上海有多种专业力量从事街面巡逻防控,包括巡逻民警,武装特警,公安特种机动队,军警联合等,加上警航直升机、水上巡逻艇、轨交民警、机场民警巡防力量,总人数接近万人。

  今年以来,在传统“三张网”建设的基础上,上海公安机关通过主动发现、及时处置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推动社会治理重心由应急处置向风险管理转型。

  比如,杨浦警方已在4个试点小区完成烟感、监控等10项民生管理类和智能门禁、红外周界报警等16项公共安全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形成了对社会面各类风险隐患动态实时监测。今年 3月1日,试点小区通过实时汇聚小区门磁、监控等设备采集数据,应用模型分析研判后,迅速推送至派出所开展调查,成功捣毁一个隐匿在居民楼内的卖淫窝点,9名违法犯罪嫌疑人被抓获。

  安全不仅在线下,互联网同样不是法外之地。今年以来,上海网警先后侦破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877起,黑客类案件99起。此外,针对日益火爆的移动APP,上海警方也进行了最严监管。

  据统计,目前本市运营的移动APP应用数量超过13万个,覆盖金融支付、新闻资讯、社交通讯、视频直播、生活服务、交通出行、娱乐游戏等多个方面。为确保市民网络安全,上海警方以网络游戏APP为切入点,加强安全管理。

  比如,通过建立网络游戏APP注册登记制度,警方对2000余家企业开展逐一核查,对棋牌类、养成类、战斗类等易出问题的网游强化管理,防范风险。先后对30余家网络游戏企业开具整改通知书,对57家存在违规行为的网络游戏企业开展行政处罚,关停下架20款存在违规内容的网络游戏。警方还对网络游戏开展违法有害信息清理,先后清理相关信息1万余条。

  破除信息壁垒延伸便民服务触角

  “这个网上户籍室真好,没跑派出所,就把户口迁好了!”今年5月4日,社区民警来到金山区金翰园小区韩女士家,将已经办好的户口簿送上门。足不出户的办证体验,让韩女士十分惊喜。

  原来,5月2日金山公安分局山阳派出所通过微信公众号开通了“网上户籍室”,可以通过网上办理居民户口事项。韩女士在朋友圈得知这个消息后,想到自己正要将儿子的户口从亭林镇迁到山阳镇,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进行了网上预约。当天下午,派出所户籍民警就和她电话联系确认,完成了网上初审后,5月3日社区民警到她家上门收取了申报材料,第二天就送证上门。没跑派出所,两天办结,韩女士成为金山首个不跑派出所就办好户口的居民。

  新技术不仅被用来打击犯罪,也更多地被用于服务市民。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5490名社区民警建立个人专属微信警务室,延伸了社区治理触角,也拉近了警民距离,逐步建立起了风险隐患“自助自救、互助互救、公助公救”梯次递进的全民安防处置模式。

  今年2月8日晚上9时03分,普陀区延长西路526弄章家巷小区一民宅发生火灾。普陀分局指挥处接警后将相关火情在社区消防微信群内同步推送,2分钟内即有3名社区工作人员响应,根据处置预案到场处置。其中2人组织居民疏散逃生,1人负责引导救援车辆、清理生命通道等,配合消防部门仅用17分钟就将大火扑灭,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

  5月4日,奉贤金汇镇齐贤社区一居民通过“奉贤警民e家”向社区民警反映,小区内多户居民被一装潢公司人员威胁。民警立即开展调查,并通过深挖,成功捣毁一个“敲墙”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

  “奉贤民警e家”同样是一个微信小程序,集宣传、服务、管理、举报、咨询、测评等功能于一体,助推了社区警务转型升级。3月份试运行以来,累计访问用户11万余人,并以每日300到500人的数量递增,先后开展互动1万2千余次,回复民众求助咨询379条。

  今年5月1日,根据国家要求,出入境管理部门全面实行办理出入境证件“只跑一次”工作制度。上海警方不仅严格落实,还在此基础上推出五项便民举措,包括扩大加急办证范围,下放加急权限,缩短异地办证时限等。

  家住金山的市民李女士近日带着孩子到出入境办证大厅办理护照,却忘带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户口簿。李女士原以为白跑了一趟,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她只要签署一份《容缺受理承诺书》,就可预受理,进入待办证流程,材料补齐后可进入正常办证流程,这让李女士惊喜不已。

  市民办理护照等证件时,材料不齐全需要多次往返奔波的情况时有发生。出入境警方通过打破信息壁垒,摸索建立“容缺受理”机制服务百姓,凡是能够通过信息核查确认的,允许申请人缺少相关材料。这一“接地气”的便民举措,受到了市民强烈点赞。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潘高峰

责任编辑: 钱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