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查看H5 玩小游戏获云南网祝福贺卡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
如果你对端午节的认识还停留在吃粽子、喝黄酒、赛龙舟的认识里,那你一定没有了解过云南的端午节。
“马脚杆粽”、“五色棕”……云南光粽子就有100种吃法。
吃百草根、芽豆大蒜配着煮,这些端午美食离开云南你根本吃不到。
赶花街、看赛马,云南人民过端午的套路超乎你的想象。
端午将至,仔细读完这篇文,小编用事实告诉你,在云南过端午,我们不一样!
与“粽”不同 云南粽子的100种吃法
端午节,粽子无疑是中国人餐桌上绝对的主角。吃甜粽子还是咸粽子甚至成为吃货们能否继续做朋友的“原则性”大问题。
当这一原则来到云南就变得更加复杂,因为居住在云南的26个少数民族创造了各式各样的粽子,每一种粽子都独具特色、风情万种,各位吃货们快来看看你更PICK哪一种吧。
文山壮族马脚杆粽
粽子对于生活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壮族来说象征着富裕丰收,是一种尊贵的食物。每年过年时包的叫做“母粽”,端午包的叫“子粽”。粽子用的叶子是柊叶,一种普遍生长于岭南、云南的竹芋科植物,其叶如芭蕉,常用于包裹物品。
对于喜食糯米的文山壮族,他们特别喜欢包制一种头粗大,尾细长,形状酷似带蹄的马脚“马脚杆粽”。这种粽子用的是云南盛产的芭蕉叶来包裹,香味特别。再以草木灰染色,做成独具黑气质的“灰粽“,口感软糯非常美味。
德宏傣族香草黑粽
生活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傣族,在端午节要制作一种黑色的香草粽子。从田埂或者河边割来一把青茅草,烧成一堆草灰,再将这些香草灰放入泡软的糯米中搅拌,米就被染成了黑色。再在糯米中放入适量的油和盐,有时放入少量的八果、胡椒粉末等,使糯米煮出来更香,最后加上肉馅点缀,清香扑鼻的傣族香草黑粽就出锅了
玉溪花腰傣五豆筒粽
玉溪新平的花腰傣在五月端午节都要包五豆筒粽吃,粽子以绿豆、红豆、花生、糯米等为原料,不仅美味,还清热解毒、消暑祛湿。顺手从家门口芭蕉树干掉的茎杆上撕下来的细绳,就是捆粽子的线。原料丰富的五豆筒粽,不仅好看,更是好吃。
曲靖水族黑粽粑
云南曲靖富源的古敢水族人家过年过节或逢吉庆喜食糯米,用糯米舂粑粑,磨成米粉做汤圆,用棕粑叶或竹叶包粽子。水族粽子俗称粽粑,分白、黑两种,尤以黑粽粑独具风味。
制作时把洗净滤干的糯米用糯稻草或苏子秆烧成的净灰染成黑色,簸去余灰,然后将腌肉丁掺着香料包在其中捆扎煮熟,味道香甜,口感滑爽,是待客的佳品。
罗平布依族羊耳草黑粽
每年端午,布依族家家户户都飘溢着甜丝丝的草灰黑粽子清香。节日前夕,人们便纷纷上山采摘羊耳草,回家晒干或烘干后用火烧成灰,然后再与糯米掺和包成粽子,再用农家鼎罐焖熟。开始焖的时候是用急火,待水开后即改用文火焖3-4小时即可食用。加羊耳草灰焖出的粽子滋味佳,其口感稣软,味香远,入口丝甜,经常食用不但可以增加食欲,丰富饮食趣味,而且还具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屏边苗族五色粽
五色粽是苗族同胞家庭团圆吉祥的象征。制作五色粽,要把糯米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有香味,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将五盒糯米,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五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就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
煮五色粽讲究各种颜色每锅都有,意喻吉祥。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郁的芳香时就可取出食用了。热吃五色粽粘牙舌头甜畅,满口清香,冷吃五色粽醇香满口,令人回味。
文山瑶族粑粑
瑶族粽子,亦称瑶族粑粑,是瑶族过年过节必备的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洗净放入适量的腊肉、花生和一些调料,掺拌均匀;用几张棕榈叶将上述原料包成长约20-30厘米、重约1千克的圆柱形粽子,外用粗线牢捆紧;将粽子放入大锅内慢煮约24小时,熟后即可食用。瑶族粽子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是瑶族人民在重大节庆期间招待客人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另外瑶族还包枕头粽,先将糯米以食盐、草果粉调味,再配上绿豆、腊肉条,或红糖、花生仁等拌和,最后再用竹箬包成枕头状,有小猪崽般大小,可供一家人食用好几天;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