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古称永昌,地处滇西居中位置,是我国历史上通往印度、缅甸、伊朗等国的南方丝绸之路必经地,如今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缅“人字形”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
保山永昌阁
2016年3月,为建设美丽宜居保山,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和城市品位,实现跨越发展和永续发展,保山决定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
时隔两年,6月21日,记者跟随“开启新征程 建设新保山”全媒体采访团走进保山,看到“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已初见成效。其中,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完成投资7亿元;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5个森林公园“园中园”建成开放,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
万亩青华海 重现“哀牢古湖”
据史料记载,保山坝子在远古时代一个封闭的哀牢古湖。明代初期,保山坝东边多数区域还是湖泊沼泽,当时的老百姓俗称为“东海子”。明嘉靖年间,一代文豪杨慎与保山乡贤名士常游此海,并以“青华”二字为其命名。上世纪50年代,因兴修水利、围湖造田等原因,青华海水域逐渐被村庄、农田、藕塘所取代,这也成了保山百姓挥之不去的乡愁。
青华海东湖
青华海东湖
时值六月,记者来到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现场,看到青华海东湖书卷广场已有市民在散步、赏荷。登上湖畔的永昌阁,西湖、东湖美景尽收眼底,令人联想曾经“哀牢古湖”的壮观景象。
据了解,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总占地面积约12500亩,依托区域内纵横的水网和湖泊、湿地等滨水资源,打造“有湖、有田、有鱼、有鸟、有塘”的景观意境。由东河与景区大道分为西湖、东湖、湿地、荷塘及“哀牢部落”文化村5个片区组成。其中,西湖项目已于2016年2月建成,东湖项目已如期于2018年春节前向游客及市民开放。
目前,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已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试点,累计完成投资10亿元。据了解,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约1360公顷,包括北庙水库湿地,东河流域湿地,青华海东、西湖及万亩荷塘湿地,将分为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科普宣教区和管理服务区5大功能区。
该项目承建方保山市青华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宗彦介绍,目前,东湖的中心水质已达到Ⅲ类,水体生态链将逐步修复,实现自身净化水质的作用。
万亩农业园 再现田园风光
保山自古有“滇西粮仓”的美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村落、城镇和道路不断扩张,不少良田被侵占。钢筋水泥处处拔地而起,让美丽的保山坝失去了往日的田园风光。
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
为构造城市休闲-湿地休闲-农业休闲-山体森林休闲的景观序列,协调生态保护、生产游憩、乡村生活发展的三者关系,保山市强力推进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
作为休闲青华海与东山森林公园衔接桥梁,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园区的规划结构为“一区四带五园”。“一区”建设用地建设区,“四带”为花卉产业带、蔬菜产业带、水果产业带和苗木带,“五园”为水果观光园、食用玫瑰休闲园、花卉观光园、世界玫瑰博览园、世界茶花博览园。项目总用地规模为2.5万亩,涉及河图、金鸡2个乡镇,总投资41亿元。
2017年,保山市隆阳区成功引入锦苑、万家欢、晨农3个公司与隆昇公司4方共同出资1亿元,成功注册保山保农农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投资建设主体。
目前,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已被列为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和中国农业公园创建单位,完成投资7亿元。
据保山市隆阳区农业局局长杨晓平介绍,到2018年底,园区将完成菜花果种植1万亩以上,启动实施393亩核心商业区建设,实现开园运营。届时,该园将融合休闲服务、设施农业和旅游产业于一体,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形成生态、生产、生活、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功能区。
万亩东山绿 重树生态屏障
上世纪50年代,乱采滥伐、大炼钢铁,导致保山市东山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后来,东山又遭遇大规模采石采矿,导致土层变薄、土质贫瘠,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与植被茂盛的西山相比,荒芜裸露的东山成为保山百姓的另一块心病。
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
东山是保山中心城市的后花园,也是生态屏障。为此,保山市以开展生态修复为重点,高标准建设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规划面积26500亩,功能定位为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
据了解,项目建设涵盖青阳片区、工贸园区所有面山可视区域,西至东绕城高速以西100米、南至沙丙路,北至麦场村、东至团山村。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2.67万亩。其中,生态植被恢复及经济林果种植11844.42亩,现代生态农业种植11754.14亩。
万亩东山效果图
通过“山脊戴帽子、坡面栽林子、沟底建坝子”的生态恢复策略,探索生态恢复和生态经济发展并行发展路径,将东山打造为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示范区”;通过生态产业引导,文化产业润色,旅游产业统筹的思路,将东山建设成为“代表滇西边境中心城市的第一印象区”;通过深入挖掘东山哀牢文化遗存传说,以景区化标准高规格建设,将东山打造成为承载保山市民哀牢圣山记忆,回归山野林趣的重要场所,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越的生活环境和更加多元的游憩场所。
目前,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5个森林公园“园中园”已建成开放,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据项目承建方东园永昌公司总经理胡文彬介绍,万亩东山将于3年后基本完成生态恢复。
近年来,保山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连创佳绩。2017年12月,保山市被评为“中国最美文化生态旅游城市”。2018年3月,保山市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如今,保山市正围绕建设“滇西最美城市”这一目标,全力推进城市生态化发展,融合“山、水、田、园、城”等要素,做好城乡融合互动文章,构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态空间格局。保山“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设,正在勾勒出“滇西最美城市”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
云南网记者 毕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