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社会频道/ 社会热点
老工人见证柳钢60年 一片荒原变身十里钢城
2018-07-02 15:19: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至:

老工人见证柳钢60年一片荒原变身十里钢城

  77岁的张英文站起来为柳钢送上祝福。 朱柳融 摄

  中新网柳州7月2日电 题:老工人见证柳钢60年一片荒原变身十里钢城

  作者 朱柳融

  “我是柳钢的第一代炼铁人。”满头白发的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柳钢”)退休职工张英文7月1日在广西柳州市表示,“我在柳钢工作44年,1958年来的时候这还是一片荒原”。

  当天,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50大钢企之一的柳钢举行建厂60周年庆祝活动,数十名1958年进厂的老工人到场见证。

  柳钢冷轧厂工人正在作业。 朱柳融 摄

  1958年7月1日,广西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区——柳州工业区举行开工典礼,大会现场就设在柳钢一号高炉工地开工现场,柳钢大规模建设也由此铺开。

  在柳钢开工建设后的一个月,家住柳州市鹿寨县、17岁的张英文来到柳钢。“当时这里杂草丛生,第一件事就是除草。”张英文回忆道,开挖地基、建设厂房、垒高台、筑铁路……“住的是工棚,风可进、雨也进,风餐露宿的十分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全国各地的人都赶来支援”。

  尹立山夫妻就在他俩结婚当天,不远千里从辽宁省大连市赶到柳州支援。“为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广西边疆建设,1958年9月4日领证后我和妻子就坐着火车南下了。”83岁的尹立山清楚地记得前往柳州的日子,“当时婚礼都没有,三天四夜到柳州,在柳钢当起了焊工”。

  柳州市委书记郑俊康给1958年进入柳钢工作的代表献花。 朱柳融摄

  尹立山夫妇只是众多支援柳钢建设的人员之一。柳钢党委书记、董事长潘世庆介绍,60年前,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万多名建设者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为发展广西钢铁事业,从四面八方汇集在雀儿山脚下。

  在众多建设者们的努力下,1960年2月柳钢一号钢炉正式投产。那时,需要人工捅铁口、堵铁口,张英文与同事们用铁锤和钢钎,一锤一锤地砸开铁口,放出铁水。

  “在高炉前工作,温度高、粉尘多,铁水有1000多度,不小心还会被铁水溅到,条件特别艰苦。”张英文笑着介绍,如今的高炉设备已十分先进了。“不仅从当时的255立方米发展到现在的2650立方米,操作已经全自动化,还安装有先进的除尘装置,环境不知道好多少倍”。

  高炉设备的不断革新,其实也是柳钢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荒原上建立起来的柳钢,历经60年,目前柳钢资产总额超585亿元,具备年综合产铁1400万吨、钢1480万吨、钢材2250万吨的能力,是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最大、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

  “60年前,柳钢从肩挑手扛建设起步,历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路走来,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潘世庆表示,从1958年至2017年的59年间,柳钢累计生产铁1.3亿吨、钢1.35亿吨、钢材1.47亿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181.7亿元、实现利润127.7亿元、实现利税328.1亿元。(完)

责任编辑: 李享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