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 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远嫁女儿眼中的家乡巨变 云南澜沧县河边组贫困户全部脱贫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01日 17:50: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远嫁湖南的石娜西经过两天一夜的舟车劳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云南澜沧县竹塘乡东主村河边组,与父母亲人团聚。

  东主村河边组位于竹塘乡东南部,是东主村委会下辖的村民小组,距竹塘乡政府驻地20公里,距村委会驻地6公里。这里海拔接近2100米,常年气候湿润潮冷,“旱季一身灰,雨季一身泥”曾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交通条件不但影响群众的出行方便,也制约着贫困山区的经济发展。据资料显示,2016年末,组里有农户29户1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125人。全组居民均为拉祜族。这里产业发展较为滞后,主要产业为水稻、玉米、土豆种植。

  近日,记者走进东主村河边组,眼前呈现的是这样一副景象:一栋栋依山而建、错落有致的白墙蓝瓦独栋院落,房前屋后蔬菜瓜果萦绕,水泥路面交错连接着组里的每家每户,干净整洁的小院里,家狗慵懒的卧在门前,小鸡追随着老母鸡在路边草丛里啄食,一位老奶奶挽着衣袖正麻利的剁着红薯秧和洋丝瓜,应该是喂食猪牛的饲料吧。

  寻声顺坡而下,记者来到了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石扎拉家。63岁的男主人石扎拉看着精气神非常好,正在忙活的他看到我们赶忙过来打招呼,拿出凳子让我们坐,他儿子则从另一间屋子走了出来,原来这激昂的打击乐是从这屋里的大音响传出来的。坐下一聊才知道,石老汉家一家6口,他和老伴,儿子儿媳、一个女儿,还有一个13岁的孙女。家里现在家用电器都有了,牛、猪、鸡一样都不缺,除了甘蔗地、咖啡、茶叶地外,还种了14.9亩澳洲坚果,虽然建房现在还有几万元的贷款,但石扎拉不担心——因为好日子才刚刚开始。35岁儿子和儿媳在景洪打工。今年39岁的女儿石娜西1999年就嫁到了湖南,这次是请了假专门从湖南回来看望父母亲人的。

  这次,娜西听说帮扶资金的注入让父母搬进了新房,过上了好日子,家乡变了!就起了回家看一看的想法,归心似箭的她回来后发现,原来在山坡下居住过的四面透风的竹笆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搬迁到坡上平缓地带的宽敞明亮的60平米小洋房,干净卫生不说,还安装了太阳能,连人畜分离建盖的家禽牲畜都有了自己的“联排别墅”!村庄发生了真真切切的变化啊!

  洋房有了,路通了,路灯亮了,家家户户串门下雨天也不用担心“两脚泥巴甩丢人家屋里”了,活动室有了,医疗看病不发愁了,就连手机宽带网络都通到了村里,“以后不用书信传递、打电话 “移动”找信号了,今后即便在湖南也能跟亲人视频聊天话家常了!” 娜西感慨道。

  石娜西一家的故事是河边组村民生活改善的一个小小缩影,据了解,自从这里成为华能集团帮扶资金的示范点以来,华能出资304.25万元加上整合资金,总投资442万元对整村组脱贫攻坚。如今的河边组,新建安居房29户,组内道路硬化4700平方米,建设了一块小型晒场,安装太阳能路灯16盏和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9套,新建厕所一间垃圾池2个,新建活动室1间,新建室内排水沟1500米。还新建了化粪池29口、挡墙100平方米,能繁母猪养殖29户,户均养殖2头,猪圈建设29间,组内绿化美化工程也配套实施。通过华能集团帮扶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东主河村河边组29户127人群众脱贫发展问题。

  据悉,帮扶项目实施后,河边组住房、基础设施及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提升,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总比增长16.72%达到3553元,幅度已高于全乡的平均水平,全组贫困户已于去年全部脱贫。

  云南网通讯员 史玉梅

责任编辑:张轩玮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