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政协新闻媒体红河行】云南绿春拉祜村寨“直过民族”蜕变记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1日 13:06:53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生活无着落、吃饭靠救济、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全村仅有11户是政府70年代建的瓦屋,其余是盖着几块塑料布,乱搭几块石棉瓦,家陡无四壁竹子棚棚房。村里鸡猪全无,仅有几只瘦狗懒散转悠,脸上黑乎乎的小孩一丝不挂跑来跑去,瘦弱的女人躲闪着生人……“衣服褴褛,仿佛与世隔绝”,这是2016年3月前,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大头村拉祜寨的真实写照。

  时至今日,变化非同寻常。村中新建宽敞明亮的村活动室前,小朋友正在篮球场跑来跑去;拉祜族同胞们不在躲闪,满脸笑容……

  山野梯田收获了金灿灿的稻子,多年吃救济的老人家笑得合不拢嘴;30多亩板蓝根、 20亩土豆种下了地;新修的猪圈里,村民的猪儿吃饱后舒适的哼哼着;数百只小鸡在林中围起来的圈舍中来去觅食;20多公里的水泥路像一条玉带迎山而上伸到寨口;33幢漂亮的两层小楼拔地而起,楼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整齐的散落云山雾海间,构成一幅“人间仙境”的画卷。

  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在绿春县,曾经的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是一个集边境、民族、战区、毒品为一体的典型特困村,四周山高林密。县内其它贫困村有的贫困特征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都有,其它贫困村没有的贫困特征平河镇大头村委会拉祜寨还不少。全村33户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水资源缺少,村民也仅能种些玉米、土豆、青菜,年人均粮食不足100公斤。生活窘迫的拉祜族群众,仍然过着打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要让这么一个为数不多的特困村寨实现脱贫并非易事,更何况,要让一个靠打猎为生、靠刀耕火种生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思想保守、文化落后的群体直过到现代文明,难度显而易见。

  在推进扶贫先扶智的进程中,扶贫工作队制定了教育扶贫措施。一是通过多方工作,鼓励学龄儿童上学,在拉祜寨教育扶贫中,对拉祜寨子女就读中小学的给予每学期600元生活补助,就读中专或高中学业的给予每学期1000元补助,大专以上学历的每学期补助2000元。二是在校学生由该镇副科级领导挂钩“一对一”管理教育,想方设法说服拉祜族群众,培养孩子“学以成才、改变命运”的思想观念。

  原来,进村土路高低不平,雨天泥泞不堪,大部分村民的房屋既不能遮风避雨又人畜混居,垃圾随意丢弃、污水横流。如今,道路硬化到每户村民家门口,家家住进楼房新居。每家都有厨房、客厅、卧室、卫生间,养殖也有统一的猪厩、鸡厩。

  村里还建有篮球场、小广场、学习室、党员活动室等。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各种陋习也随之消除,粗浅的文化结构也随着环境与信息的通畅发生转变。

  以前因村里缺水,村民很少洗澡,如今家家户户都接通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随时都可以洗澡,搬进新房后,村民们很快学会了打扫卫生、使用电器。接通自来水后,村民开始注意个人卫生了,随意丢垃圾的习惯也改变了,这些跨越式变化让村民的“幸福感”直线上升。

  近几年来,村外种植了香蕉林,年年都有外商收购,为村民就近务工带来了便利、增加了收入。 现今村民都住两层小楼房,能熟练地打开数字电视,从只会烧柴做饭,学会了用电饭煲、电磁炉以及节能灶做饭。

  “小时候跟随大人外出打猎,晚上到哪睡哪,树杈上躺一晚是家常便饭。后来搬了新房,再也不用担心大风吹走竹棚房顶了。”平河镇大头村拉祜寨村小组长说,目前,村民思想观念日趋向好,脱贫增收产业逐步形成,边境拉祜群众的笑容越来越甜蜜了。

  云南网记者 赵岗

责任编辑:杨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手机彩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6667803 短信爆料请发内容至:106580007612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