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寄生植物“有害无益”?云南科研人员发现菟丝子能帮助不同寄主建立抗虫“联盟”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8日 21:49:58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云南网讯(记者 彭锡)寄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物种间互作关系。通常认为,寄生植物一向被视为对寄主“有害无益”,但记者12月18日从云南省科学技术厅获悉,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研究表明,菟丝子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帮助不同寄主之间建立起抗虫防御的“联盟”。

  据介绍,寄生植物通过一个特殊的器官吸器,从寄主获取营养、水分等生长所需物质。寄生植物具有特殊的生理、生态和进化史,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部分寄生植物还会危害农业和林业生产。 菟丝子是旋花科的茎全寄生植物,其叶片和根在进化过程中已经完全退化消失,只有少数种类还残存微弱的光合能力。

  自然界中,菟丝子常常能够同时寄生在多个邻近的寄主上,从而将不同的寄主连接起来。依托中科院昆明植物所的云南省野生资源植物研发重点实验室吴建强课题组创新性地提出了“菟丝子及其连接的不同寄主形成微群落”这一崭新概念,并且发现在这种微群落中,菟丝子能在不同寄主植物间传递有生态学效应的抗虫系统性信号,从而诱导转录组和代谢物响应并提高其抗虫性。该系统性抗虫信号在不同物种间非常保守,甚至可以在不同科的寄主植物间传递并诱导抗虫性。

  尽管寄生植物一向被视为对寄主“有害无益”,但该研究表明,菟丝子在某些条件下可以帮助不同寄主之间建立起抗虫防御的“联盟”。此研究首次从分子水平揭示了菟丝子连接的植物微群落中,菟丝子和寄主、寄主与寄主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了解抗虫系统性信号也有较重要的意义,对农业上治理寄生植物危害提供了新的启示。

  此外,课题组系统地分析了菟丝子受到蚜虫侵害之后,菟丝子与寄主在植物激素和转录组水平上的响应,发现蚜虫取食胁迫菟丝子后产生的系统性信号能够移动至寄主,并诱导寄主抵御昆虫蚜虫和斜纹夜蛾。

  该课题组以南方菟丝子为对象,通过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获得了首个寄生植物高质量参考基因组。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分子进化等分析获得了大量信息,尤其发现自养植物中保守的基因约11.7%在菟丝子基因组中发生了丢失。丢失基因大部分与光合作用、根和叶的功能与发育、植物抵御逆境与胁迫和基因的转录调控等相关。本研究为了解寄生植物的演化、寄生植物与寄主间的互作提供了重要基础。

责任编辑:张轩玮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