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边游 边学 边体验 文化元素为云南美景增色赋能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3日 22:03:08  来源: 央广网
分享至:

  原标题:边游 边学 边体验 文化元素为云南美景增色赋能

  飞鸟归山林、落日入云海。玉龙雪山,闪耀着银光;蝴蝶泉边,歌声悠扬……长期以来,云南因秀美的风光让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但随着游客逐年增多,“不合理低价游”、“强制消费”等乱象也侵蚀了这片“网红”打卡目的地。当大量同质化、低端化的旅游商品充斥市场,彩云之南的自然风光蒙上了尘埃,云南如何“突围”?让诗拥抱远方,通过文化与旅游结合,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云南逐渐探索出了一条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特色小镇做靓“文化名片”

  到过云南红河州弥勒市东风韵小镇的游客,都会惊异于眼前由一座座红砖砌成的造型奇特的建筑物,它是由云南本土艺术家罗旭设计的一组“红酒瓶”造型的建筑,也是这座以“文化艺术”为特色的旅游小镇的“招牌”。自开业以来,每天都能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云南红河州弥勒市东风韵小镇内,一组由艺术家罗旭设计的红砖建筑群,成为“网红”打卡地(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与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此举意味着,文化旅游产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重要方向。

  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建筑师打造不同主题的博物馆、艺术馆、剧场等,将风格独特的建筑植入原始地貌,构成形态各异、特色鲜明的建筑群落和艺术街区,以艺术建筑为形,以文化艺术为魂,东风韵小镇成为云南省文创产业的代表之一。

  “文化旅游要以文化为根本,以旅游为目的,要有好看的东西供游览,好玩的东西供游乐,新鲜的东西供学习,或者有另类的生活可供体验,有不同于一般人生活环境及其居住场所的度假环境可供休闲等。”谈及文旅结合,东风韵小镇项目负责人、云南建投集团总经理助理俞文杰这样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去年国庆小长假期间,东风韵小镇共接待游客12.7万人次,在弥勒市各大景区中名列第一,实现旅游收入6.03亿元,正逐渐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非遗技艺焕发新生机

  “全云南会这门手艺的可能不超过10人,我是其中一个。”年近七十的云南滇派风筝手艺人陈康宁一边说着,一边准确地将细竹篾插进直径仅有1毫米的不锈钢套管中。

  陈康宁在东风韵文化小镇内有一个自己的“风筝工作室”,屋内挂满了他做好的风筝,但他更愿意在工作室外的露天广场,带着一堆“家伙事”,在做风筝的同时,和感兴趣的游客互动。

  “滇派风筝”在中国风筝派别中属于“滇蜂”或“滇稳”,是继北京沙燕、天津软翅、山东长串、南通六角、广东灵芝风筝后后中国另一大风筝流派。有600多余年历史,目前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他风筝不同,滇派风筝的翅膀底部向背后凸起,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凸面,因为风槽深、角度大,这个凸面成为风筝的气流通道,使风筝不会忽升忽降,更能适应云南高原大风的冲击。

  陈康宁告诉记者,自己从1980年开始做风筝,到如今已做了近40年,滇派风筝须纯手工制作,无法量产,成本高,风筝价格却提不起来,收入一直较低。如今,通过引入非遗手工艺人入驻,陈康宁在景区内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不少游客对他的风筝产生了兴趣,也让他对这份手艺的传承有了信心。

在云南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非遗匠人正在制作云南传统的油纸伞(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在云南石林、文山、红河等地的不少景区,都能看到像陈康宁这样的非遗传承人。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和丽贵介绍,近两年,云南旅游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积极盘活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通过与非遗传承人合作,让艺人进驻景区展示技艺,除了传承非遗技艺外,也让更多游客能够近距离感受与体验云南非遗技艺的魅力。

  走进少数民族村寨 感受“最炫”民族风

  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北部的群山密林中,有个原汁原味的彝族村寨——可邑村。可邑村有370余年的历史,是彝族分支阿细人的聚居区,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的发源地。但同时,这里也地处全国贫困县,长期以来,可邑村村民只能靠外出打工来维持生活。2014年,依托阿细人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可邑村在内的几个自然村被打造成特色小镇对外营业。如今走进可邑村,踏着平坦的青石板路,鹅黄色的土掌房分立道路两侧,墙上彩绘着一幅幅阿细人的传统习俗图画,农家乐、民族工艺品制作、阿细跳月表演、电商等旅游延伸产业逐渐在村中兴起,吸引了不少游客。

  随着村中旅游产业的兴起,土生土长的可邑村姑娘赵建梅,在几年前返乡做了一名导游。每天早上,她都会穿戴好阿细人特有的民族服饰,到村口迎接新一批游客,给他们讲解可邑村的历史、风俗,兴致好时,还会给游客现场表演一段民族歌舞,引来阵阵掌声。

  “每月收入能达到3000元上下,离家近,还能照顾孩子。”赵建梅告诉记者。

  据统计,通过发展旅游业,可邑小镇已带动周边近200户贫困村村民实现脱贫致富,户均年收入能达到10万元左右。

云南红河州建水古城文庙内,正在进行传统的“开笔礼”仪式(央广网记者 孙冰洁 摄)

  “人之初、性本善……”傍晚的云南红河州建水古城文庙,传出了孩童清脆而稚嫩的朗读声。在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还保留着传统的儒家“开笔礼”仪式。开笔礼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形式的称谓,并将其作为少儿进入人生学习阶段的纪念仪式。整个仪式共有敬先贤、拜先师、击鼓明志、正衣冠、点朱砂等9个程序,尽管期间朝代更迭,但这一传统却一直保存了下来。如今,无论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可登陆建水文庙官网预约,来体验一场原汁原味的儒家开笔礼。

  “随着全民休闲时代的到来,旅游需求正逐步成为人们的刚性需求,乡村旅游市场潜力巨大。”和丽贵表示,2018年,全省乡村旅游投资超过240亿元,接待游客2.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超过2000亿元。和丽贵还表示,下一步云南会创造出更多、更优质的文化景观,让其更好地满足当前与未来旅游消费需求——互动性、体验性与休闲性。(记者 孙冰洁 李腾飞)

责任编辑:张轩玮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