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大、洋、怪、重”地名泛滥 昆明将修订地名管理规定
发布时间:2019年02月20日 07:34:17  来源: 昆明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大、洋、怪、重”地名泛滥 昆明将修订地名管理规定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市区发展加快融合,地名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如历史地名消失,新地名命名不规范,部分小区和商业体命名大、洋、怪、重,少数地名重名等。在日前市政协主持召开的昆明市地名和街名顾问组工作会议上,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将修订《昆明市地名管理规定》,全面规范地名管理,并不断弘扬昆明优秀地名文化,更好地为城市建设服务。

  现状走访

  不规范名称层出不穷

  你知道吗,经常听到的“××中心”“××国际”……诸如此类“高大上”的小区名,实际上并不符合规范。“这些名字都搞不懂是什么意思,也难记。”居住在西山区的刘大爷认为,不管是小区名字还是其他建筑名,都应该起个和当地有关系、容易记住的中国名。

  老昆明人蔡顺林认为,昆明的地名应该有自己的特色,比如“花之城”“翠湖俊园”等名字不仅很好听,而且还很有昆明特色。

  《昆明市地名管理规定》第六条明确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作地名,不得用外国地名、人名、企业名或产品名、商标名命名中国地名。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洋名字的小区呢?据某房地产开发业内人士介绍,“在房地产开发中,项目是要到规划部门进行名字核准的,肯定不会允许用洋名。但往往开发商会觉得批下来的名字太‘土’,就自己起一个,也叫楼盘的推广名,久而久之,就成了大家都熟知的名字了。”

  那对于出现的这些违规名称,为什么没有更改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这是由于存在年限较长,群众熟知,且涉及群众的身份信息、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治安管理、水电煤气管线铺设等等,一旦更改,会给市民带来极大不便,所以规范难度较大。

  除了洋地名,一些“延长线”、数字地名、工程代称地名等情况也比较突出。随着昆明的城市化进程加快,很多地名没有提前进行规划和审批,就直接使用,导致后期再进行更改时,就已经涉及规划、国土、住建、公安、城管等多个部门,协调对接困难,难以形成合力,造成了这些地名使用的混乱。

  专家建议

  地名应具备地域特点

  “关键在于法律制度的制定和完善。”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谢本书认为,昆明目前施行的《昆明市地名管理规定》很多都是遵照全国《地名管理条例》,而这部规定已经颁布超过30年,地名的产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有的《地名管理条例》已难以满足现实地名管理需要,迫切需要修订,进一步明确细化地名管理的要求,强化对不规范地名使用的监督执法,确保地名管理规范有序。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承载了一个地域长时间的记忆,本身已经成为历史文化的载体,管理不好地名,就会影响整个城市的发展。”市政协文史委原副主任卜保怡认为,地名因一地山形水势、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风物特产、风土民情而得,不是什么人拍脑门就想出来的;除非有特殊纪念意义,绝不能起个洋名,而应该根据地域特点、历史文化来为其命名。

  “昆明城市化带来地域的扩大,出现越来越多的道路、建筑,这么多新的地名要如何命名,关键要做好顶层设计。”昆明学院教授赵翼荣认为,在开展城市规划的同时,应该结合城镇规划意图、功能分区和建设特点,充分体现地名的整体性、系统性,反映城镇的整体美,统筹考虑昆明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特征,同步开展地名规划,加强对昆明地名工作的宣传力度,推进地名和街名命名、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那要如何命名新的地名呢?卜保怡和赵翼荣都认为,在地名命名中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反映昆明地域特色、弘扬传统文化,同时围绕“世界春城花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健康之城”三大品牌,加强地名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城市品质。

  对于老地名,云南大学教授陈庆江认为要扩大宣传,增加市民对地名的认知度,从地名来认识昆明。“比如翠湖提升改造后,先生坡重焕光彩,很多市民和游客看到先生坡,却不知道来历。我们就可以通过设置地名介绍牌,将先生坡地名的由来告诉大家。”陈庆江说,地名一定要能留得住“回忆”,记得住“乡愁”,只有传承和保护好老地名,才能擦亮历史文化名城这块牌子。

  官方回应

  将加强地名文化建设

  为适应地名管理工作的新形势,结合当前地名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2018年,市民政局开展了《昆明市地名管理规定》的修订立法调研,并形成了《昆明市地名管理工作对策研究(第一稿)》,目前正组织进行修改完善。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地名使用规范化的要求,昆明市对主城区及国家级开发(度假)区范围内的城市道路进行排查,对城市道路名称中存在的“大、洋、怪、重”、有路无名、有名难找、标识不清和工程代称等问题进行了清理整治,规范命名道路136条,重新设置地名标志牌213块,协调交警支队、住建部门整治标志牌242块,进一步规范了主城区的道路地名。

  在地名文化建设方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目标,推进寻找“昆明百年老地名”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地名文化氛围,充分展示昆明最美地名的风采,扩大舆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弘扬优秀地名文化。

  下一步,昆明市还将依托互联网等技术,建立并更新地名数据库,建设区划地名信息平台,不断探索地名管理服务的新方式,开发地名信息化服务的新领域、新项目、新产品,积极开展信息系统建设,探索地名成果的信息化服务,更好地为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记者 陈雯)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