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神奇动物在哪里?就在云南各个角落里!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8日 10:21:00  来源: 新华网-云南频道
分享至:

  原标题:神奇动物在哪里?就在云南各个角落里!

  今天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保护珍稀动物,每个人都不应置身事外。

十种云南珍稀动物

 

  

1
云豹

数量稀少。属濒危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列入CITES附录I物种。栖息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热带、亚热带常绿林或针阔混交林带,是豹类中最典型的林栖动物。树栖性较强,善攀爬。常营巢于树的上部。独居,夜行。主要以草食性兽类为食,兼食鼠类和小鸟。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有分布。

  

2
花面狸

由于森林的砍伐,栖息地缩小,野生数量明显下降。列入CITES附录Ⅲ物种。栖息于季雨林、常绿或落叶阔叶林、稀树灌丛等。善攀援,在树枝间攀跳自如。夜晚活动觅食,食性杂,主要食浆果、榕果,偶食小鸟和鸟卵。云南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3
独龙牛

也称大额牛,为半野生牛类。数量稀少。主要栖息在林缘灌丛和草坡地带,很少进入浓密大林区。以青鲜嫩植物枝叶和细竹叶为食。国内仅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主产于贡山县独龙江一带

  

4
滇金丝猴

滇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物种。仅分布在中国川滇藏三省区交界处,喜马拉雅山南缘横断山系的云岭山脉当中,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一个狭小地域。

  

5
亚洲象

野生象现已很少,在东南亚一些国家驯养的家象、役象很多。我国的野生象仅分布于云南省南部与缅甸、老挝相邻的边境地区,数量十分稀少,屡遭猎杀,破坏十分严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6
藏猕猴

是猕猴的西藏亚种。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成十余只乃至数百只大群。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捕食其它小动物。相互之间联系时会发出各种声音或手势,互相之间梳毛也是一项重要社交活动。乱捕滥猎是猕猴致危的主要因素。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中国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

7
戴帽乌叶猴

脸部为黑色,身体除了四肢的末端和尾巴为黑色外,其余是银灰色或黄色,顶毛蓬松,无旋毛,冠顶色深,如在头上戴了一顶“小帽”,与浅色的络腮胡须成鲜明对比。

戴帽乌叶猴野生量很少。为昼行性群居动物,每群2-15只不等,树栖,以各种鲜嫩树叶、枝芽、花朵、水果为食。分布于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北部,在中国仅见于云南西北部贡山独龙江河谷地区。

8
蜂猴

蜂猴栖于热带雨林及亚热带季雨林中,完全在树上生活,极少下地,喜独自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故又名“懒猴”。白天蜷成球状隐蔽在大树洞中或在枝桠上歇息,夜晚出来觅食,以植物的果实为食,也捕食昆虫、小鸟及鸟卵。分布于云南和广西南部,多分布于东南亚。属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9
犀鸟

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佛法僧目犀鸟科,为本科动物的统称。犀鸟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嘴就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宽扁的脚趾非常适合在树上的攀爬活动,一双大眼睛上长有粗长的眼睫毛。最古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

犀鸟主要分布于非洲及亚洲南部,大部分犀鸟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雨林地区。我国仅云南西部以及南部西双版纳和广西南部有此鸟,为留鸟。

10
白掌长臂猿

灵长目长臂猿科动物。体长为50-76厘米,体重4.2-6.8千克。手、足白色或淡白色,故称白掌长臂猿。背毛长11-15厘米。两性均有暗、淡两种色型。不同亚种之间色泽有所变化。此外自眉的边缘经面颊到下颌有一圈白毛形成的圆环,把脸部勾勒得十分醒目。

主要栖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海拔一般在1000-2000米。常以各种热带浆果、核果和多种嫩树叶、芽、花等为食。听觉和嗅觉灵敏,性胆怯,怕冷。在中国,该物种仅分布于云南省临沧市西南部的南滚河自然保护区。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濒危(EN)。

这十个珍稀动物你都见过吗?

(来源:新华网-云南频道、整理

责任编辑:董明强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