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铭 陈飞 摄
“我小时候在无量山的山村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穿越无量山、追踪长臂猿、探秘灰叶猴时,我们的领队刘长铭多次向记者这样介绍。
刘长铭从小生活在无量山深处的一个村子里,毕业后一直在云南无量山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东管护局工作,至今已24年,现任社区科副科长。
14日上午,记者跟着刘长铭追踪长臂猿时,沿着大寨子瀑布旁的悬崖一路小跑的他,突然站定,朝着悬崖下发呆。“我又来看望你们呢,你们长得好啊!”我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悬崖上除了藤条和几棵树,啥也没有啊!“刘老师,您在看什么,是发现长臂猿吗?”“不,我在看那两根青藤,那可是我的救命藤!”
2003年7月的一天中午,刚刚下过大暴雨后,刘长铭和一名护林员进山追踪长臂猿,走着走着,一悬崖挡住了路,为了省时间只好翻越。可是,就在翻越时,由于刚下过雨,脚下的树突然断裂,从30来米高的山崖上,两人连同山石树一起滑下悬崖。“完了,这样下去肯定死了。”他们想。庆幸的是,快到悬崖底时,已经绝望的他们被两根藤挡了一下并抓住了藤子,顺着惯性甩到崖沟中间又被弹了回来,就因这一缓冲,他们安然落到了悬崖底。两人不敢相信自己还活着。躺在地上歇息了近一个小时后,小腿不停地颤抖,不能站立,过了很长时间才起身,相互搀扶着连夜摸索着回到保护站。
刘长铭是西黑冠长臂猿调查和监测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多次受到单位的表彰和奖励,2004年6月刘长铭被思茅市(现普洱市)表彰为市级“科普先进工作者”,2006年6月在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受省林业厅(现省林业和草原局)表彰,成为全省林业职工学习的榜样。
刘长铭(左一)受访者 供图
对于无量山,刘长铭就像《天龙八部》中乔峰般的存在,代表着正义和力量,而反派就是那些偷猎者。他们与偷猎者斗智斗勇的故事,也像武侠小说一样,被无量山铭记。
2002年11月23日晚10时左右,刘长铭和同事们正在营地忙于整理白天采集来的资料。突然,一声枪响划破了黑夜的长空。
西黑冠长臂猿 陈飞 摄
“肯定是有偷猎!”随即,熟悉山形的刘长铭等人向枪声传来的方向搜索过去,冒着危险摸黑接近目标。凌晨2时左右,偷猎者与早已守候多时的刘长铭等人不期而遇,刘长铭当即打开电筒射向偷猎者,并大声喝道:“站住,我们是自然保护区的……”偷猎者拔腿就跑。借着电筒光的照射,刘长铭发现其中一个偷猎者背着枪,就在他即将抓住偷猎者的一刹那,丧心病狂的偷猎者突然调转枪口扣动了扳机……他一跃而上将偷猎者紧紧按倒在地。随后赶到的同事吓傻了,以为他中枪了。在随后的检查过程中,刘长铭才发现,胸前的衣服被打穿了一个大窟窿,内衣被火药熏黄了一大片。
西黑冠长臂猿 陈飞 摄
次日,公安人员勘察现场时,只见衣服碎片脱落于地,在离偷猎者开枪10米以外的地上,掏出了射入一尺多深的9粒猎枪铅子。
西黑冠长臂猿 陈飞 摄
“在野外工作,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亲身经历的害怕程度,其实远不如家人对我们的牵挂。这两次生死经历我都不敢、更舍不得告诉我妻子。”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代在长江流域都能听到的猿鸣,如今仅闻于云南、海南等极少数地区。正是因为有像刘长铭这样的保护神存在,我们才能有幸听到长臂猿的天籁之音。
云南网记者 党晓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