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盐津豆沙关:穿越“千年国道”的交响乐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3日 16:35: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7月20日下午,“壮丽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寻走云南的记者采访团走进盐津县豆沙古镇,踏上了“入滇第一关”豆沙关的青石阶。

  

  盐津豆沙关

  盐津豆沙关

  在云横雾锁的乌蒙山麓的峡谷里,千仞壁立,劈就了锁滇扼蜀的雄关天险,一道天堑锁住了古代滇川要道,故又称“石门关”,伟岸的石门关至今仍向世人述说着“锁钥南滇、咽喉西蜀”古南丝绸之路上的历史沧桑,踏过石门关,便挺进了中原。

  

  盐津豆沙关

  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天险之势的石门关,自秦朝开通五尺道以来,天堑变通途,石门关(后改名“豆沙关”)成为中原与内地的唯一交通枢纽,是北方丝绸古道上的一道隘口,也是一条连结中原文明与滇缅文明的通道。

  走进豆沙关,走的是古驿道。古道悠悠,人背马驮的场景早已消逝,但凸凹不平的石甬道——“五尺道”却始终印刻着昔日走马帮的辉煌历史。这条史称“中国第一条国道”的五尺道,长约350米,宽1.7米,是迄今全国五尺道保留最长、最完好、马蹄印迹最多的古驿道。

  

  盐津豆沙关

  “横阔一步,斜亘30余里,半壁架空,奇危虚险的阁道”。而今,一级级青石阶上留下的240多个马蹄印痕印记录着豆沙关的变迁,雨后蹄坑内的积水清澈明亮,石门关雄伟的倒影在水中浮现。

  

  石门关(后改名“豆沙关”)

  走进豆沙关,观的是交通奇观。随着千年的历史发展,豆沙关先后修建秦五尺道、关河水道、昆水公路、内昆铁路和水麻高速公路。在这里,五条交通动脉各自互动、相互共振,形成了古今“五道并行”奇观,“脚踩五尺道,一目三千年”,至此,五条交通动脉跨越时空千载在此汇聚、共振。

  “小时候读书的时候就知道豆沙关,但是一次都没有来过。”昭通市鲁甸县龙头山的村民艾尚正说,跑了4、5年大货车,每次从鲁甸到镇雄,豆沙关都是必经之路,开车路过的时候会看上一眼五尺道,但是连照相的机会都没有。“今天终于得空专门来这里走走看看,深切感受到古代人的丰功伟绩。”

  

  盐津豆沙关

  盐津豆沙关

  今年38岁的艾尚正是一名货车司机,“我平时拉百货,什么货都拉。”艾尚正说,千年前豆沙关的“马帮”将百货运往中原,千年后的今天我们货车司机就是新一代的“马帮”,同样将百货运往全国各地。

  穿越千年,跨越千年,这里奏响“千年国道”的交响乐。   

  云报集团全媒体记者 杨萍 谢毅 申时勋陆丹 昭通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永刚 摄影报道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杨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