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云报全媒体记者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采访,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史德军处,了解到一段贺龙元帅当年率红军过祥云时为祥云中学题词的故事。
“红军走到哪里,都要在墙头书写标语,宣传红军的宗旨和革命道理。”史德军说,83年前与红军指挥部——“将军第”只隔几十米的地方,就是由文庙改成的祥云中学。一个十七八岁的小红军一手拎着颜料桶,一手拿着自己用稻草扎成的“大笔”问宣传班长:“学校进门处有块大照壁,上面该写些什么呢?”宣传班长抓抓头皮答不上话,因为他肚里的“墨水”也不多,只得搓搓两手,去向贺老总求教。
遗址
在指挥部,贺龙正握着大烟斗,对着一张军事地图沉思。听了宣传班长的报告,他皱着眉头说:“哎!这样的事情,你自己主张就行了,何必一定要问我呢?”
“报告首长!您最清楚我,我是斗大的字也派不得几升呀!”宣传班长双脚立正地报告。
“你们宣传班里,难道就一个秀才也有不起?”贺龙问。
宣传班长回答:“都是受苦人家子弟,上过初中的都没有一个呀!”
“唉,革命需要识字人,国家更需要人才啊!”贺龙又一次感叹道。他边吸烟边想了一会儿,然后爽快地说:“字写大一些,就写‘为国育才’四个字吧!
“是!为国育才!为国育才!”宣传班长反复默念着这四个字转身离开。可刚走了几步,他又转了回来:“首长,这‘育’字该怎么写呀?”
听到部下的话,贺龙有点无奈地笑了。他随手捡了根木棍,在地上工工整整地画了一个“育”字,然后叮嘱道:“可不能写白(错)了哟!每天从这四个字底下走过的,都是些有学问的人嘞!”
得到答案后,宣传班长高高兴兴地走了。从此,祥云中学进门后的大照壁上就有了“为国育才”四个大字。白墙蓝字,在阳光照映下,显得格外庄重醒目。
“在贺老总‘为国育才’题词的感召鼓舞下,祥云中学一直秉承‘为国育人’信念,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教师队伍,走出了一批批莘莘学子,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史德军总结道。
云报全媒体记者 饶勇 黄兴能 熊强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