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首页 | 邮箱    
少小离家老大回 抗战老兵裴海清的回家路走了77年
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8日 21:24:00  来源:云南网

裴海清。 记者 赵黎浩 摄

  8月10日21时30分,抗战老兵裴海清的孙子裴习江发来消息:“谢谢大家的关心,爷爷说,这次回成都,看到了弟弟和他的家人,他非常高兴,谢谢大家帮助他、关心他。”

  8天的时间,2000多公里的路程,成为了裴海清这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记忆。虽然回家之路一波三折,但是家乡和亲人的召唤、割不断的血脉亲情始终在召唤着裴海清,终究,还是让这一家人团圆了。

裴海清踏上回家路。 罗金合 摄

  峥嵘岁月里裴海清代兄出征 回家是永远的牵挂

  1937年,中国抗战全面爆发,一位名叫裴海清的14岁少年离家,入伍加入了川军122师。

  按照当年兵役两丁抽一的规定,裴海清和哥哥必有一人离家抗战。那年,裴海清的哥哥年满18岁,已经在征兵名单中,但刚娶了媳妇,他哥嫂急得在屋里哭,父亲蹲在门边生闷气,一家人都心急如焚。

  年幼懂事的裴海清只有安慰父亲不要急,他愿意代替哥哥前去参军。在父亲的不舍和声声叹息中,裴海清告别家人走上了战场。

  从少年战士到青年退伍,裴海清参加过武汉、广西、长沙、滇西战役。1945年,裴海清从中国远征军预备二师退伍,落籍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新寨村丙舍坝村民小组。

  七十余年来,成家、立业,裴海清把所有的青春年华留在云南。那个叫做故乡的地方,成为了他一生的思念。找寻亲人、共诉家常,成为了97岁高龄裴海清的夙愿。

家里的孩子对裴海清的勋章很好奇。 记者 赵黎浩 摄

  回家之路暂时搁浅 志愿者远赴云南看望老人

  抗战胜利后,裴海清曾不断往四川寄信,尝试与家人联系。“我想我的家人,特别是我的爸爸!”裴海清经常说,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时常想起离家时父亲那挥之不去不舍又无奈的身影。

  7月,在云南、四川等地志愿者及两边家人的联动下,裴海清的回家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7月29日早晨7时25分,裴海清坐着汽车出发,“走啰,回老家啰!”裴海清与送行的人挥手告别,以灿烂的笑容开启回家的旅程。

  汽车行至离泸水县城41公里的分水岭时,裴海清出现血压波动大、呕吐状况,晕车未缓解的状况,回成都老家的行程就此终止。下午2时40分,回到怒江州泸水家中。

  “路太远了,也太难走了,我可以想象裴老先生在这路途中的艰难。”关爱抗战老兵川军团的志愿者川军团志愿者马正群在得知裴海清的情况后,于7月30日只身一人购买了从昆明到泸水六库的客车票,到老人家中进行看望。

  在马正群的帮助下,裴海清进行适度的抗晕车训练,进一步调养身体。待身体恢复健康以后,重新启动裴海清的回乡之旅。

裴海清的回家路。 记者 赵黎浩 摄

  再次启程 一路上裴海清被温暖包围着

  77年老兵回家之路,虽远,但牵动两方亲人的心;虽然曲折,但希望犹在。

  8月3日上午10时许,裴海清在10位亲人的陪同下,再次踏上了回家的路。有丰富的带老兵回家经验的马正群为裴海清准备了眼罩、耳塞、晕车药、枕头毛毯等,避免长途行车过程中身体出现不适。

  一路上,马正群不断叮嘱司机车开慢一点、开稳一点,吃过晕车药的裴海清躺在座椅上,枕头枕着他的腰部。车辆保持着3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一路走走停停,缓慢行驶。

  终于要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裴海清有些激动,在大理休整时,大概两三点钟,裴海清突然坐起身来,四处找东西。“爸,你在找什么?”他的女儿问道,“徽章”裴海清缓缓地说。马正群告诉记者,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对裴海清来说是一种荣誉,有着特殊的意义,他是想要带回故乡去。

  8月5日,在家人和爱心志愿者的陪同下,裴海清前往云南抗战胜利纪念堂,和家人们一同瞻仰了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并敬献鲜花。随后,裴海清一家人还参观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和云南起义纪念馆。

  在昆明短暂的停留后,8月6日一大早,裴海清坐上了从昆明开往成都的列车。“没有他们的英勇抗战,就没有我们今天幸福、平安的生活,让我们向抗战老兵致敬!” 在得知裴海清的故事后,列车长和乘务员拿起了喇叭向乘客们介绍了裴海清的经历,并表达了对抗战老兵崇高的敬意,车厢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车窗外阴雨绵绵,而车厢内却格外温暖。

裴海清和弟弟深情相拥。 记者 赵黎浩 摄

  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裴海清和弟弟深情相拥

  列车以200多公里的时速一路飞驰,家乡,离裴海清越来越近了。

  8月6日下午15点45分,列车准时抵达成都站。前来迎接的是裴海清的侄孙女婿胡惠强,见到裴海清,胡惠强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成都的爷爷知道二爷爷今天回来,我们怕他激动就让他在家里等了,一大家子已经在双流等待二爷爷回家。”

  “家书有去无回,唯一的通讯中断,多年来,我们不知道二爷爷还在不在人世间。”胡惠强说,1983年,裴海清曾经回过成都,当时留下了通讯地址,裴文源每年都会写很多信寄往那个地址,可是都没有收到回信。

  6日晚上21时许,在成都双流区新怡花园小区,得知抗战老兵裴海清即将回家,小区的居民早早地在门口等候,还挂起了横幅欢迎裴海清回家。而裴海清的弟弟裴文源也在家中焦急的等候哥哥的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门外渐渐传来喧闹的声音。“哥哥,我好想你。”裴海清刚刚进门,裴文源就迎了上去,紧紧握住了他的双手说:“哥哥,之前听说你晕车,来不了,我好担心,我想着我们俩都要保重身体。”一边说着,裴文源和裴海清拥抱在了一起,裴文源把头埋在了裴海清的肩上,停留了一会儿后,他抬起头对着裴海清说:“哥哥,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们都向你学习。”

  裴海清笑了,裴文源哭了。

  “三二一,开不开心?”“开心。”咔嚓,记者为裴海清全家拍下了全家福,记录下他们的笑容。照片中的一家人,四代同堂,其乐融融,年纪最大的是裴海清,97岁,年纪最小的是他的重孙,仅11个月。阔别故乡77年,97岁的裴海清终于回到了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

裴海清重温儿时味道。 记者 赵黎浩 摄

  团圆饭上大团圆 裴海清重温儿时味道

  8月7日清晨6时许,裴海清的侄孙女婿胡惠强开着车到菜市场采购食材,大兜小兜的菜把车后备箱塞得满满当当。“我们想给爷爷做一顿家乡饭,这么多年没吃过,他一定很想念。”

  厨房里,大家开始烹饪美味佳肴,川菜的香味越来越浓;客厅里,亲朋好友欢声笑语。一顿特别的团圆饭正在烹制。

  “有些食材是我们专门为二爷爷提前准备的,比如菜盆里的笋,是在我们老房子附近的竹林里挖的。”胡惠强告诉记者,老房子那边生长的笋对于裴海清来说,是最具故乡味道的一道菜,因为少年时裴海清家里很穷,没有饭吃的时候,他们就只能挖一些笋填饱肚子。

  中午12时许,家宴正式开始,在家人的搀扶下,裴海清慢慢入席就座,家人们纷纷夹菜给裴海清吃,“这是最期待的一天,这顿团圆饭和过年一样重要!”胡惠强感叹道。

  “老哥,多吃点哈。”裴文源不断给裴海清夹菜,并和他边聊家常边回忆儿时的味道。一口接一口,裴海清品尝着家人用心准备的菜品。

大团圆。 记者 赵黎浩 摄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哥俩许下百岁之约 

  短短4天时间转瞬即逝,两位老人还未将自己的思念之情说完便要面对离别,只能相约保重身体期待下次再见。“待大哥百岁之时,我要和家人一起到六库祝寿。”裴文源和裴海清许下约定。

  返程前,志愿者赠予了裴海清老人南京民间抗日博物馆根据馆藏徽章复刻的一枚“同盟胜利纪念章”和一块印有“抗战情怀,家国记忆”的纪念牌。裴海清开心地将纪念章别在胸前,手捧纪念牌,眼神坚定,右手缓缓举起,行庄严的军礼。

  那一刻,时间仿佛回到80多年前,他14岁时热血沸腾参军的模样。

  云南网记者 赵黎浩 云南政协报记者 刘娜 皇甫丹霖 罗金合

  相关新闻

  归来已不再年少 抗战老兵裴海清终圆回家梦

  老兵裴海清顺利返回怒江 8天2000多公里一路温暖圆了回家梦

  14岁离家 近百岁才归 抗战老兵裴海清终于回家了

责任编辑:范春艳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