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王欢 熊燕) “办公室、学校,白天声音不能超过55分贝。”连日来,“标准化+生态环保”小宣传员的视频在抖音上持续受关注。这是“标准化+生态环保”公益微视频创意大赛为社会各界朋友提供的学习交流机会,也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新舞台。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负责人介绍:“认识标准,不仅能用更有效的方式爱护环境,也能让普通老百姓掌握环保维权方面的有关知识。”
此次活动由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昆明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目前,视频征集正在进行,不少关心环保和标准化的专业人士、热心市民纷纷加入了“拍客”的行列。据介绍,视频征集时间截至9月25日。大赛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符合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职工,高等院校学生、广告人、设计公司从业者、媒体人以及热心公益的个人均可参加比赛。
参赛作品应体现“标准化+生态环保”的主题,每件作品拍摄时长为15秒至60秒。作品上传“抖音”平台时,标题需加上“昆明市‘标准化+生态环保’公益微视频创意大赛”并参与“我为绿色护航”话题。大赛采取线上“票选+专业评审”的方式进行初评及终评,设置个人奖及团体奖,个人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团体奖项为优秀组织奖。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当天,将对获奖作品及作者进行表彰。
主办方透露,昆明市内报名参加比赛并成功上传作品的在校学生(幼儿园至高校),都能获得“‘标准化+生态环保’宣传之星”的参赛荣誉证书和称号,以鼓励他们参与更多与标准化和环保有关的公益活动。
本次大赛围绕“标准化+”环境质量、排放限量、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创作。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处负责人林瑞芳谈到,“标准化”听上去是专业词汇,但环保标准离普通人生活很近,比如购买电器时的能效标准、不同区域的噪音排放等问题都属于“标准化” 范畴。“视频的创作者甚至可以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家长的引导下拍摄视频,也是科普环保的有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