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巨变70年 云南煤炭产业实现从小到大“三级跳”
发布时间:2019年09月25日 22:37:1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前言:原煤产量从“一五”期间的564万吨增长到“十二五”期间的40150万吨,煤矿事故死亡人数从2003年最高时的355人下降到2017年最低时的4人……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云南煤炭产业伴随着共和国发展的进程,开启了从小到大、从乱到治、从弱到强的新征程,迈入了跨越式、跳跃式发展轨道。

  

  之前的煤需要人背 云南煤监局 供图

  产业:从小到大的“三级跳”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素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著称于世,却也有着保有和预测储量739.58亿吨、探明储量364.59亿吨、居南方省区第二位的煤炭资源,特别是作为全国较缺的主焦煤资源丰富。

  云南煤炭产业的发展史,不乏上世纪30年代“移卤就煤”、50年代“抗八井”、80年代支援东南沿海等佳话,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特殊的地理环境、相对落后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云南煤炭产业发展的低起点和高难度,也成就了煤炭产业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跨入新世纪以来的“三级跳”式跨越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1950年,云南省原煤总产量仅22万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约40多亿元发展云南煤炭工业,到1977年,全省煤炭产量达到了1350万吨,但在全国仍处于产煤小省的地位。

  改革开放后,云南煤炭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1988年产量突破2000万吨、1998年超过3000万吨。2000年以来,云南省煤炭工业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加快煤炭产业发展,煤炭产量、产值快速增长。2012年、2013年,全省煤炭产量连续两年突破亿吨大关,分别达到10385万吨和10686万吨,排名全国前十。2013年的煤炭工业总产值达到732亿元,约为2000年的30倍。云南由产煤“小省”一跃跻身产煤“大省”的行列。

  与此同时,云南省通过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产业规模化发展初具雏形。按照国家关于大型煤炭基地的批复,云南省入列全国14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的云贵基地范围内,确认为大型煤炭基地的有小龙潭矿区、老厂矿区、恩洪矿区、镇雄矿区、昭通褐煤矿区等5个国家规划矿区,新庄矿区、跨竹矿区由国家发改委按照国家规划矿区予以审批总体规划,先锋矿区、普阳矿区列为省级规划矿区。

  从另一个侧面,也可以一窥云南省煤炭产业发展的轨迹:新中国成立之初,全省仅有明良、一平浪、乌格3个煤矿及一些零星开采的小煤窑;到上世纪末,全省小煤矿、小煤窑“遍地开花”,据估算达上万处;2000年以来,经过关井压产、资源整合、转型升级等一系列措施,煤矿数量一路减少到目前的400余处。煤矿数量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的历程,反映出煤矿技术水平和生产力快速提升,特别是涌现了小龙潭矿务局布沼坝露天矿、富源县宏发煤矿等一批高标准的国有煤矿和井工煤矿,其中小龙潭经历了四次技改、五期扩建,现代化生产方式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并向建设“智慧矿山”“绿色矿山”的目标稳步迈进。虽然全省煤矿整体管理能力和装备水平比国内先进地区尚有差距,但煤炭产业已经彻底告别了“小小洞口七尺七,脊背沟沟擦破皮,口含一盏孤魂灯,鲜血伴着汗水滴”的历史。

  

  现在的机械化产煤 云南煤监局 供图

  安全:从乱到治的“急行跳”

  安全生产是煤炭产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日趋重视,云南省也在煤矿安全生产上下了很大工夫。然而,由于人力物力财力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2000年以前,在国有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逐步加强的同时,地方小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却收效甚微,甚至在《云南煤炭志》中,对1970年以前小煤矿的事故情况都显示为“缺”,反映出安全监管几乎处于无序状态。从有记录之后的数据看,1980年小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也达到了惊人的38.4!之后的20年,小煤矿的安全监管逐步得到加强,但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仍然远高于国有煤矿。

  云南煤矿安全生产的“急行跳”模式,从成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开始。2000年5月,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揭牌,煤矿安全“国家监察”体制落地,揭开了云南煤矿安全生产的全新篇章。尽管在成立之初的五六年时间内,由于事故统计的严格全面,从数据上看事故死亡人数比成立前反而大幅上升,最高峰的2003年达到355人,但煤监机构成立后,真正实现了对所有煤矿“全覆盖”、统一标准的安全生产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煤炭产业也得以走上从“乱”到“治”轨道;煤监机构和队伍坚守自身职责,始终与全省各级各部门一起守护着煤矿安全,甚至成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的引领者、“压舱石”。

  特别是近几年来,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面对煤价高涨、煤矿生产冲动强烈,违法违规行为多发频发、花样翻新的实际,排除干扰、亮剑执法,坚持严查重罚和典型震慑、坚持规范执法和创新工作,仅2018年就查处行政罚款50万元以上的煤矿违法违规典型案例54个,行政处罚力度居全国前列。

  针对云南煤矿“多、小、散、弱”、安全基础差、事故风险高的基本面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人不会干、矿长不会当、煤矿不会管”的问题,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明标对表、逐项攻坚,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其中,很多做法开创了全国先河:

  首家梳理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18个方面27大项70小项内容、企业全员安全责任5方面17项内容,印发全省煤矿企业,指导煤矿决策层、管理层、技术层、操作层知责、明责、履责、尽责;细化69种责任不落实行为处罚标准和处罚依据,把“逢查必问、逢查必考、逢查必究”贯穿所有监察执法活动,促进煤矿主体责任落实和管理人员水平提升。

  首家编写“煤矿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编制指南”、“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指南”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编制指南”,包含58个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编制、102个常见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编制、136项煤矿安全管理制度编制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依据、编制要点和内容要求,指导煤矿企业落实安全责任、规范操作行为、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管理实践,初步形成了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设的“指南体系”。

  首家编印《煤矿事故隐患排查表》,梳理明确井工煤矿15方面295项、露天煤矿16方面170项排查内容,指导煤矿企业抓实隐患排查治理,督促煤矿企业认真开展自查自改,逐步形成“日排查、周分析、月总结、季通报”的长效机制;将煤矿全面安全“体检”、专项监察等查出的事故隐患清单化移交属地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督促整改销号“清零”……

  据统计,2015年至今的4年半,云南省煤矿年均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是2000年至2014年平均数的8.6%,年均死亡人数的7.9%,原煤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的12%,没有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作为小煤矿的富源县大坪煤矿一号井,更是以40多年无死亡事故,成为全国安全生产周期最长的煤矿。

  

  现在的机械化产煤 云南煤监局 供图

  谋划:从弱到强的“撑竿跳”

  2014年连续发生的“4.07”“4.21”两起重大煤矿事故,注定成为云南煤炭产业发展的又一个转折点。这两起事故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也促成云南作出了“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的决策。自此,当时占全省煤矿数量约九成的9万吨/年以下小煤矿停产整顿,分类纳入资源整合、改造升级和关闭退出的“盘子”。

  阵痛随即到来:2014年全省煤炭产量急剧下滑至4413万吨,且此后几年都保持在4000万吨左右的水平;煤矿缺乏经济来源、企业负担加重、矿区矛盾凸显。但是,云南省各级各地咬紧牙关,坚决推进煤炭产业转型升级,下大力气推动落实此后国家出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

  截至目前,全省已基本“消灭”9万吨/年以下小煤矿。保留的煤矿,正在致力于“管理、装备、素质、系统”的全面提升,云南煤矿安全监察局也跟进实施了“点对点”联系服务指导煤矿制度,积极为煤矿企业“走出去学、请进来教”出谋划策、牵线搭桥,促成煤矿企业加快“四化”建设、瞄准智能化矿山建设。今年前8个月,在册煤矿数量为400余处的情况下,云南煤炭以100处左右正常生产煤矿开始了生产原煤3200余万吨的“触底反弹”。

  2018年,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云南省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分析报告”的出炉,给云南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又添了一把“火”。在全景展现现状的基础上,报告经过深入的分析,指出了云南煤炭产业存在的12个方面问题,给出了8方面对策建议。正是这些问题和建议,成为云南省委省政府又一次谋划煤炭产业由弱到强“撑竿跳”式发展的重要动力。

  2019年6月,《云南省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正式出台。按照“计划”,到2021年底,要实现全省煤矿数量控制在200个以内、煤炭企业户数控制在20至30户之间、单个煤炭企业所有煤矿的总产能不低于300万吨/年、打造一个年生产能力不低于5000万吨的大型煤炭产业集团、原煤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等目标。

  目前,由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云南省煤炭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已正式挂牌运营,将以推动云南省煤炭产业安全、绿色、机械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建设国有大型现代化煤炭企业集团;省级各部门、各产煤州市也正在按照“计划”确定的目标逐项分解任务,确定“作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可以想见,只要上述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云南煤炭无论在产业发展还是安全生产方面,都将迎来脱胎换骨的变化。

  阵痛之后,未来可期。

  云南网记者 彭锡

责任编辑:杨倩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