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市民游客携手向滇池投放20万尾土著鱼 2019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启动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4日 12:56:00  来源: 云南网
分享至:

    

  滇池放鱼活动现场 龙宇丹 摄

  又到了一年一度昆明市民赴“滇池之约”的时候。11月24日,2019年第十届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在昆明海埂公园启动,市民和游客联手向滇池投放20万尾鲢、鳙鱼吞食蓝藻。

  本次活动由昆明市政府主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春城晚报联合承办。

  

  滇池放鱼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10年累计向滇池投放170万尾鱼苗

  10年前,“保护滇池,从我做起”对于很多昆明来说,可能只是一句口号。究竟如何才能让每一个昆明人都有机会“从我做起”参与滇池的保护治理?

  2010年,在昆明市政府的指导下,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和春城晚报共同发起了“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为市民搭建起了参与滇池保护治理的新平台,让“保护滇池,从我做起”从一句口号变成了实际行动。首届活动中,近万名市民和爱心企业在滇池边投放了10万尾鱼苗。

  自此以后,每年的深秋初冬时节,“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从未失约。无论天气是阴是晴,无论地点是在游人如织的海埂公园,还是远离主城区的滇海古渡大码头,都挡不住市民参加活动的热情。

  经过多年的努力,“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已经成长为全民参与保护治理滇池的重要平台。数以万计的市民和游客通过活动投放的鱼苗数量累计达到170万尾。

  

  滇池放鱼活动现场 龙宇丹 摄

  土著鱼助力滇池生物多样性恢复

  活动主办方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投放的鱼苗种类除了鲢鱼、鳙鱼外,还有滇池金线鲃、云南光唇鱼两种滇池土著鱼。科研机构对投放的鱼苗跟踪研究后表明,鲢鱼每长1公斤,要吃掉100-150公斤蓝藻。

  随着每年的滇池开湖捕捞,有效削减了滇池的内源污染。而滇池金线鲃、云南光唇鱼两种土著鱼的回归,对于滇池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我们生活、学习在滇池湖滨,感受着滇池近年来的点滴变化,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护滇池水环境。”当天的启动仪式上,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万兆亿同学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将保护母亲湖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为保护滇池发声。

  

  滇池放鱼活动现场 龙宇丹 摄

  现场可打卡滇池西山+爱心捐款

  今年“放鱼滇池生态保护行动”已经进入第10个年头。在简短的启动仪式结束后,20万尾鲢、鳙鱼早已经等候在滇池岸边的鑫灿码头,市民们携老扶幼,有序地从志愿者手中接过鱼苗,投放入滇池。

  现场除了放鱼活动外,还设置了两个打卡相框,其中一个相框以滇池、西山为背景,突出了放鱼滇池活动的主题;另一个相框以海埂公园道路两侧的梧桐为背景,突出了深秋初冬时节市民对滇池“爱的呵护”。来参加放鱼活动的市民和游客不仅可以免费投放鱼苗,还能在现场留下有意义的瞬间。

  此外,市民还可为滇池保护治理进行爱心捐款,这些善款将由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接收,继续投入到滇池保护治理的活动中去。现场还开通了两个专项资金募集通道,其中一条通道的资金将定向用于滇池保护治理进社区的宣传;另一条通道的资金将定向用于滇池生物多样性调研项目的实施和开展。

  云南网记者 赵岗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杨倩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