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一位援滇干部的昆明扶贫故事 “我需要扶贫,远甚于扶贫需要我”
发布时间:2020年04月05日 08:00:16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一位援滇干部的昆明扶贫故事 “我需要扶贫,远甚于扶贫需要我”

  沪滇扶贫协作源远流长。1996年9月,上海云南正式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每年百名干部千名专家从东海之滨到云岭之巅,助力对口地区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增强当地可持续发展能力。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援滇扶贫难在哪?扶贫干部怎么攻坚克难?掌上春城推出“一位援滇干部的昆明扶贫故事”系列报道,通过这组叙述沪滇两地干部共建美丽乡村的扶贫故事,生动展示昆明市脱贫攻坚取得的喜人成效。

  东川区是“天南铜都、制币之乡”。在自己的工作履历中,能与东川产生交集,到这片红土地进行锻炼和熏陶,能够参与到东川的脱贫攻坚战,既是机缘,也是人生幸事。到东川刚好碰上脱贫攻坚的“百日会战”“60日冲刺”“90日补短板”,“开战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成为我援滇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脱贫攻坚”这件大事点燃所有人的激情,大家放弃所有的双休日、节假日,三分之二的机关干部成为驻村先锋队坚守大山,直至国检完成。面对大家的豪情万丈,我的内心充斥着激动,也充满着对东川未来发展的向往和期冀。

  2018年底,东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夏芳推荐我去磨盘村考察蜜蜂、毛驴养殖和鸡枞菌种植项目。初见包村干部高克强,黝黑的皮肤、充血的双眼、蓄着小胡子,觉得很文艺。他告诉我们前一晚上和老百姓沟通农危房改造的事情,几近通宵。我们在看产业项目途中,发现村子很干净,但仍有三三两两的村民在修剪路边绿化和打扫道路,我问了一下说是自发的。这里每个村民都会主动和高书记打招呼。他也会主动和村民打招呼,对每一个在劳作的村民他都会说一句注意安全,有时还会发支烟。部长似乎看出了我的疑虑,和我说高书记是主动要求扎根包村基层的,两年来引水修路、产业帮扶、提升环境,村里老百姓很感激他。他还告诉我曾发誓不脱贫不剃胡子,让我顿悟了先前的“文艺范”源自脱贫。磨盘村有2000多亩杏林,这两年挂果“小而少”,但也有农户种得很好。于是我们决定到“甜杏大王”家了解丰产秘诀。两个小时的软磨硬泡,农户终于说杏树丰产要侍候,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要注意“人工授粉、树冠下施肥、干旱时浇水、霜冻时烧草木灰”等环节。磨盘村一行,我们决定先培育一片试验杏林,让“甜杏大王”作个讲座,并将甜杏提质增产项目作为“沪滇帮扶协作农业专家工作站”的重要课题之一。我们认为东川高山多,规模化种植行不通,蜜蜂高山养殖可以作为沪滇合作的项目进行推广,但磨盘村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和接触了高书记的人和事。2019年春天,东川区委决定高克强同志任农业局局长,100多村民盖红手印要求挽留。我觉得作为干部梦寐以求的一幕在东川又一次得到演绎(20年前,我也曾被曹安街道章连德主任当年知青返沪百姓十里相送的事迹所感染)。

  扶贫干部英雄吴国良,多少次过家门而不入,在扶贫的过程中把32岁的生命献给了深爱着的大山,短暂人生镌刻了“忠魂留青山”的不朽诗篇。

  东川,处处都有让人肃然起敬的脱贫带头人和扶贫干部,他们身上体现着勤劳和励志、情怀和坚持。这些都让我在逐步学习积累的过程中,收获着知识,更收获着感动。在2018年11月19日普陀区的扶贫农产品展销会上,我发自肺腑地告白:一百天之前,我看到东川的山是连绵不绝的,水是奔腾不息的。一百天后,我走进山,感受到的是情怀,陶醉于它的气息;我遇到水,体会到的是包容,沉迷于它的浸润。我开始真正认识到:“我需要扶贫,远甚于扶贫需要我。”“这里不仅有诗和远方,这里更多的是豪迈血性的情怀、坚韧不败的精神和可以与民共享的岁月。”

  在东川,我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热情和质朴,感触到同志们传递的友善和包容,感受到老工业基地干部群众所特有的拼搏和奉献。我由衷地感到一个人的人生能够和一个地区蜕变式的成长一起书写,将是幸福的,也是荣幸的,更是值得珍藏的。

  (讲述人:边慧夏)

  侧记

  心在哪里,就在哪里收获

  脱贫攻坚是中国进入新时代面临的三大战役之一,在“东西部帮扶,携手奔小康”进程中,沪滇帮扶协作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来自上海的援滇干部舍小家顾大家,只为实现庄严诺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脱贫攻坚、共奔小康。

  扶贫故事的作者边慧夏是上海市第十批援滇干部之一。根据组织选派,边慧夏于2018年8月赴昆明市任援滇干部昆明市联络小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主持联络小组全面工作,并挂职东川区委常委、副区长。到东川区后,正好赶上脱贫攻坚“百日会战”“60日冲刺”“90日补短板”,2019年春节期间,他放弃年休假奔赴岗位,全力投入当地脱贫摘帽的决战中。

  在深度参与东川脱贫攻坚期间,边慧夏撰写了《关于东川区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四定”机制的思考》等调研报告。白天推进项目,夜晚协调总结,繁忙之余,他坚持记录下驻村扶贫工作的感悟和思考。通过一篇篇工作日志,生动呈现了昆明市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干部作风、干群关系的喜人变化。东川区脱贫摘帽前夕,边慧夏和东川当地干部、作曲家一起创作了歌曲《云南扶贫故事》。这首歌曲道出了扶贫干部甘于吃苦、乐于奉献、不畏艰难的决心。

  2019年7月16日,东川区顺利通过国检,成为云南省首个脱贫的深度贫困区,昆明市也成为云南省首个全面脱贫的州市。两天后,按照组织安排,边慧夏作为上海市第十一批援滇干部之一,转任援滇干部联络组副组长、临时党委副书记,并挂职昆明市政府副秘书长,成为一名“跨越两批、挂职四年,到两地区(东川区、昆明市)、任多岗位”的援滇干部。2020年春节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边慧夏以昆明市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动物检疫组副组长的身份,毅然投入到昆明市的疫情防控工作中。

  “心在哪里,就在哪里收获;爱在哪里,就在哪里结果。大爱无声,故事传神!”这是边慧夏在扶贫日志中写下的一句话。他说:“我坚信援滇是艰辛的,也必然是硕果累累的。经过历练的援滇干部必定是这样的——艳阳抹成高原红,彩云染就青年白;山风吹起婴儿皱,重任练得全能才。”

  沪滇帮扶协作故事还在不断演绎。一批又一批的援滇干部将继续和云岭大地的干部群众紧密相连,共同书写人生海拔新高度。(记者 钱红兵 李严 周晓雪)

  

责任编辑:李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