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聚焦第二届云果高峰论坛:另眼看云果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30日 23:36:00  来源: 云南网

 

  6月29-30日,2020第二届云果高峰论坛暨万果风云—亚洲(云南)果蔬产业大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富民县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举行。果业专家学者、种植商、批发商、零售商、方案解决商、科研种苗培育等专业人士共聚一堂,共商云果。这其中,不少专业人士对云果发展有了新的想法,纷纷支招。

  富民县委书记 李旭东——

  走品牌化之路 助力云果产业大步“走出去”

富民县委书记 李旭东

  云果产业有潜力成为新的千亿型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如何克服当前的窘境,探索走出一条新路,此次论坛给出了有价值的答案。

  通过与全国各地水果产业链企业、代表的碰撞交流,为富民发展形成“云南花卉看斗南,云南水果看富民”的产业大格局提供了有益思路。

  一是难题怎么破。要用产业集群模式,通过建立产地型农业综合体,解决云果种植、加工和销售环节相互脱节问题,实现一二三产联动,打造云果全产业链体系;二是动力从哪里来,要紧盯“产销对接”环节,优化产销对接模式、夯实产销对接基础、健全产销对接网络,从而实现产销精准对接,打通产业链式发展“大动脉”,加快形成“种植在全省、信息流通在富民”的格局;三是产业怎么抓,借助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契机,注重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积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果品可追溯系统,并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四是发展路径怎么走。要把云果“阳光”“绿色”“健康”“美味”等元素体现融入到品牌里,增强“云果”区域公用品牌的影响力,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助力云果产业大步“走出去”。

  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副秘书长 丁延涛——

  解读出口政策 推动云果深加工发展

中国国际商会云南商会副秘书长 丁延涛

  我国是水果生产和水果消费大国。我国进口水果及制品总量从2011年的323.5万吨到2019年的729.3万吨,增长了225%,水果市场潜力巨大。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今年一季度,我国水果出口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进口31.6亿美元,同比增长5%。与此同时,我们云南的水果出口也实现了增长。今年1~4月份,我国鲜苹果、鲜梨出口均增长,鲜苹果出口量为29.5万吨,同比增长8%,其中云南出口4.7万吨,同比增长66%;鲜梨出口量为19.3万吨,同比增长77%,其中云南出口2.9万吨,同比增长60%。对于苹果和梨,云南出口均位列全国前5。

  目前,云南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水果主要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出口,但云果出口还有很大局限性。很多企业或种植基地对出口政策解读不够透彻,比如对果园注册备案、检验检疫要求、水果基地认证等相关知识缺乏了解。为避免出口难的尴尬局面,相关人员需加强这些方面的学习。

  果品品质不够高端,云南是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但每年还需从美国进口高端苹果满足高端消费需求。因此,云果产品有待升级,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去年,我国进口果汁和罐头均呈增长态势,国内消费需求巨大。云果需推动深加工产业发展,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附加值,让云果更具市场竞争力。

  万果风云会创始人 朱勇立——

  把资源引进来 让云果走出去

万果风云会创始人 朱勇立

  今年5月,万果风云会产地万里行产销对接活动空降富民。我们邀请了全国比较出名的45家经销商亲赴富民,走进杨梅种植基地,与当地种植户面对面对接洽谈,活动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果。5月的这场活动,是我们第一次组织经销商走进云南,走进云果。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优质云果魅力的同时,也为云果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的现状感到焦急。

  云南气候条件优良,果品种类丰富,果品质量上佳。但由于资金投入不够、品牌打造不强、营销策略不佳、标准化程度不足等原因,导致云果多以初级农产品的模式发展,云果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此,我们牵手新朋友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和我们多年的合作伙伴东方环球(昆明)国际会展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了这场水果行业专业人士和从业者的交流盛会,对于云果如何打造品牌、做好营销、合理选种、突破困境、产销深入融合等方面畅所欲言,分享干货。

  同时,我们组织了全国百余家经销商到云南,希望他们传递新的水果经营发展理念,和云果密切互动,最终与云南企业达成深度投资合作,利用他们的经销特色及优势助推云果“出滇”。

  阿里巴巴集团数字政府事业部云南省总经理 徐小敏——

  区块链技术为云果品质背书

阿里巴巴集团数字政府事业部云南省总经理 徐小敏

  放眼全国水果市场,60%-70%的高端水果产品原产地为云南。受制于山地地形,云南的水果产业目前难以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不过,这反而让云果可以走出一条小包装、精品果的路线,特别适合品质型特色高原农业模式。可见,云果的竞争力很可观。

  阿里巴巴与富民县牵手,着力构建线上交易平台、云果科研双创中心、云果大宗交易中心等。数字技术将支持当地水果从育种、种植、推广、交易的全链路。特别是通过阿里云和蚂蚁金服共同打造的全国首个省级商品溯源码“孔雀码”平台的农业场景落地,应用区块链技术,逐步实现云南果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全程可溯的数字化升级。

  对于消费端来说,“孔雀码”为优质的水果进行背书,让消费者选到心满意足的水果产品。对于产业端来说,消费的数据可以反向助力种植决策分析、供给调整、产业规划等。

  重庆奔象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豫青——

  打造优质果品 探索云果发展新模式

重庆奔象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宋豫青

  追求高品质水果是从业者的出路。疫情期间,我们看到了中国水果产业的发展空间,我们发现,中国有大量中高端消费人群对优质果品有需求;渠道商对差异化高端果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内品牌化果品稀缺。对此,我们从品种创新、优势产区、品牌果销、创新模式四个方面来抢占高端市场,坚持“优质品质+优势产区”,以品牌果品销售倒逼生产配套体系完善,创建品牌果品稳定的供应链体系。相信未来的果品,一定是好吃、好看、无核、易剥皮、有风味、耐储存的果品。

  对于奔象果业来说,进入柑橘产业6年时间里,一直在发展柑橘产业,打造柑橘品牌的过程中探索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云南发展柑橘产业、水果产业,打造云果品牌,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要立足云南气候特点,发展新品种,如金沙江干热河谷就非常适合发展早熟柑橘,其次是要提升种植技术,在云南打造差异化的晚熟柑橘,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奔象柑橘产业园作为单个果品的产业园,我们也希望在未来找到合适的切入点,跟国家高原云果产业园有深度合作,共同促进云果产业发展。

  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涛——

  提升云果品质 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

汕头市微补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余涛

  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高,绿色食品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云南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云果的高品质。云果作为云南省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力量,进一步提升云果品质,发展绿色生产,是赢得消费者亲睐的重要手段。

  发展绿色云果,首先要注重建立标准化生产体系,生产、包装、销售等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其次要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高新科技手段建立果品可追溯系统,并对种植生产等相关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对各环节定期检查,严格把关,保证食品安全,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发展绿色云果,提升云果品质,还需注重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提升果品微量元素,维持营养平衡。与专业的专家研究团队合作,根据土壤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个性化种植方案。果农要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弄清病虫害发生规律,在适当的时候使用农药,避免产生病虫害农药抗性。利用生物防控替代化学手段,使用植物免疫诱抗剂绿色灭菌,推动云果绿色发展。

  富士康智慧农业副总经理 李健——

  打造智慧农业 助力云果产业转型升级

富士康智慧农业副总经理 李健

  富士康不仅是一家科技类企业,20多年前,我们就涉足农业领域,专注于智慧农业,用自己的理念、技术,助力农业企业发展、水果产业技术升级。

  云果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重视科技农业、数字农业,不断思考改变、融合跨界,从而进一步推动云果产业转型升级。

  具体来说,首先,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时,应更重视头部企业的选择、培养。其次,云果企业在整体规划、产业布局、品牌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站在更高层面,立足更广阔的市场。此外,云果产业可考虑融合跨界发展。未来,云果高峰论坛不仅要专注于云果产销对接、品种选择、品牌打造,更应关注云果产业数字化、智慧化发展。云果企业可以与科技类、数字化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云果产业智慧化发展。最后,政府在推动农业企业基础建设投资的同时,还可以考虑设立产业基金,以此培养云果产业,从而助力云果产业转型升级。

  百果园创始人之一、海南王品董事长 余慧勤——

  挖掘消费潜力 树立云果产业品牌优势

百果园创始人之一、海南王品董事长 余慧勤

  云南是一个水果产出大省,水果品种非常丰富,现在百果园在昆明已经开了几十家门店,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说,云南水果消费潜力巨大。

  云南独特的地理和气候非常有利于培育优质果品,对此,百果园在云南发展了几万亩合作种植基地,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在云南水果市场的投入。与此同时,作为南海王品董事长,海南王品立志于塑造民族品牌,振兴中华果业。2001年开始,我们在海南种植“王品蜜瓜”,从育种到管理,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打造出了“王品冰糖蜜瓜”。

  多年来,在发展水果产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中国、云南水果行业的发展与一些国家仍有差距。若云南想要打造好云果品牌,在依托气候优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企业要树立长期投资观念,工匠精神必不可少。当然,怎么把云南地理气候优势转化为云果产业品牌优势,值得云南水果人深思。

  云南网记者 姚程程 王欢 李吒 实习生 杨翕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郭建丽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