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沧源:破千年旧习迎崭新时代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21日 22:27:09  来源: 云南网

  “陋居于高山,跋涉于深林,果腹于狩猎”,这是过去沧源佤族自治县岩帅镇拉祜族人的真实写照。早先岩帅的拉祜族先民大多以狩猎为生,聚居地也多在偏远的深山老林地带,多不与外族交流,甚至不允许与外族通婚,过着原始的生活。而如今走进嘎马拐自然村,庭院建设优美,环境宜居,每家每户都有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道路干净整洁,村民们的生活其乐融融。

  搬迁初期,中贺勐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对寨子里的群众进行了反复细致耐心的思想教育,扎柱是经过思想教育后第一批愿意搬迁的村民,作为村里年轻力壮、实干担当,有理想抱负的青年,扎柱对村子长期的发展充满希望,打破陈旧观念是他认为村子走上致富道路的第一步。扎柱是个十足的实干代表者,他加入到了动员搬迁队伍中来,他和村里有威望的老者鼓励并带动村民摒弃陈旧观念,和驻村工作队员学习政策、宣传政策。

  “村里的人把我选为组长,我绝不能让他们失望,在新的环境里,我会全力配合村“两委”带领群众摆脱落后面貌,过上富裕生活。”“嘎马拐”自然村建成之后,扎柱作为年轻的后备力量,被选为组长,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新“寨”建成后,多数村民依然把旧的生活方式带入新“寨”,私搭乱建、禽畜乱跑、污水乱排、垃圾乱扔、衣服乱挂等问题依然突出,“新寨”脏乱差与老寨“旧习惯”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扎柱和村“两委”商议后决定,从组干部、从有威望的老者家抓起,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用竹子、木料搭建庭院、入户路栅栏,种花、种菜、种果树,打造整洁秀丽村庄。通过干群齐上阵,“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随处可见整齐的竹筢护栏,庭院、空地变成了花园菜园果园。现如今扎柱也已经成为人人信服的带头人。

  “房子新了,环境美了,产业发展也要跟上来。”村主任李艾传看到新“寨”的变化对产业发展充满信心。为解决“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及省民政厅帮扶单位下大力气、用情帮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先后发展香菇、养蜂、烤烟等产业。建立了“党支部+合作社+养殖基地+贫困户”的产业链接机制。通过合作社+企业等方式解决一家一户生产规模小、与市场对接难的问题;对外通过引进有市场、有技术的种养企业,解决种养技术和产品外销的难题。目前,嘎玛拐自然村完成茶叶基地改造50亩,高优蔗园改造213亩,核桃良种嫁接30亩,新坚果260亩;与沧源县兴源合作社合作发展中华蜂养殖156箱,以“示范户+云南白药公司”的方式发展“红花”药材种植20户32亩,与沧源县兄弟食品配送公司合作进行生猪规范化养殖25户76头。

  在改善“硬件”的同时,村党组织注重“软件”建设,扎实开展“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和“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建立了村庄卫生保洁及卫生收费制度、村民议事制度、矛盾纠纷调处制度、治安维护制度、公共设施管护制度、乡风文明制度。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机制,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意识不断提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

  从前,因为闭塞、落后,拉祜族群众见到外人都会躲起来。而如今,走进拉祜族村寨,家家户户都会热情地邀请客人到家里做客,在党旗的引领下,嘎玛拐乡村治理已具雏形。现在走进嘎玛拐村内,耳边时不时传入“阿佤拉祜有座古老的村庄,满山茶叶绿哟,清泉潺潺,党的政策好,领我走上致富路,村村寨寨住上了新房”的拉祜族民谣,嘎玛拐乡村治理模式,也悄然在中贺勐村乃至全镇范围内全面推开。

  云南网记者 黄翘楚 李春林 通讯员 赵海燕 王邦玲 段娴

责任编辑:李享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