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沽水流霞正美好——天津“工笔”绘就“小康图”
发布时间:2020年08月31日 15:20:08  来源: 新华网-地方频道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沽水流霞正美好——天津“工笔”绘就“小康图”

(新华全媒头条·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沽水流霞正美好——天津“工笔”绘就“小康图”

题:沽水流霞正美好——天津“工笔”绘就“小康图”

新华社记者王明浩、刘元旭、白佳丽、刘惟真

高耸于云霄间,搭配360度旋转观景窗,257米高的“全国最高书斋”成了天津新晋网红“打卡地”。走进天塔西岸书斋“知道吧”,伴着流淌的音乐,或捧书细读,或立窗静赏,美好生活与津门秀色在此“邂逅”。

“以前谁来?望出去灰蒙蒙一片。现在倍儿美!日子好了,求什么?就求个好环境、好心情!”64岁的读者杨鑫会对着窗外天蓝如海、翠色如洗的景色感慨道。

百姓的感受,是“阅卷”的分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赶考”路上,天津对发展的追求从“有”到“优”,“工笔”绘就“小康图”。

以绿为底,增添“生态福利”

初秋清晨,太阳掀起了前进村的面纱,村民张振华的农家乐小院又迎来热闹的一天。“三四个月,营业额七八万元。”他颇为得意地说。街道干净、民居整齐,村道两旁墙面上连绵的淡雅手绘画配上村边稻田与荷塘,一幅乡村美景展轴眼前。

倒退几年,前进村还是津南区北闸口镇有名的“后进村”。“‘散乱污’作坊多,环境脏乱差。别说游客,本村人都不愿待。”张振华回忆。

2017年,天津2万余家“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村里小作坊就此关停。

“理念变、环境变、产业变、乡风变、生活变。”说起变化,前进村党支部书记张国娟连用了五个“变”。去年,通过发展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2.7万元。

前进村如今已成为一道巨大绿“墙”的一块“砖”。两年来,这道面积736平方公里的“墙”在天津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间铺展。

“处在寸土寸金之地上、相当于中心城区两倍面积的这道绿色生态屏障,既避免了超大城市‘摊大饼’降低宜居度,又为高质量小康留下了‘绿色宝库’。”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周长林说。

漫步在绿化林中,74岁的叶宝荣正身着艳丽的中式绣花裙,与老伙伴们拍着视频。“退休了,来享受这‘生态福利’!”

循着绿廊和水系,与生态屏障相连的,是总面积约875平方公里的天津四大湿地保护区。大雨初歇,素有“京津绿肺”之称的七里海湿地,雾气氤氲,苇海涌动。

“‘绿肺’差点‘窒息’!”七里海湿地自然保护区管委会顾问于增会说,过去,这里农家乐风靡、旅游设施遍布,每年约有35万人次游客进入核心区,生态退化严重。

2017年开始,天津以前所未有的投入和力度,推进湿地修复。“‘人为痕迹’撤出了,濒危鸟儿回来了。”于增会说,记忆里的湿地“苏醒”了。

更大范围内,“三区、两带、中屏障”生态骨架自北向南贯穿天津,山、林、湖、海、草、湿地组成的“蓝绿空间”连接京冀,环首都“生态护城河”正在形成。

以质为帅,释放“创新红利”

渤海湾畔,三河汇海。一栋栋红砖小楼,见证“小渔村”变“中关村”。

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展示中心,一项项创新成果吸人眼球,其中就有“海翼”号深海滑翔机。“‘海翼’号最深下潜超过7000米,在大洋中写下数个世界‘首次’。”天津深之蓝海洋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奇说。这背后,有着这家公司申请的超200项专利。

让有梦想的人有舞台,创新企业才能拔节成长。挂牌3年多,天津“中关村”注册企业1700余家,培育出一批原创性重大成果。

不远处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大楼已成功孵化超过310家生物医药企业。“‘一站式’孵化器服务,让企业心无旁骛搞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黄亚楼说。

不曾止步的创新,有国之重器的托举。“‘天河一号’每天服务8000余个科研计算任务,为石油开发、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动漫设计等行业累计带来经济效益近百亿元。”国家超算天津中心总工程师冯景华说。

“今年上半年,全市工业战略新兴产业比重达25.3%,比去年提升将近5个百分点。”天津市工信局总经济师周胜昔说。

在天津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吕忠伟看来,“软环境”让天津更有魅力。“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

着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企业最有发言权。仅滨海新区,今年上半年实际利用内资和外资,分别同比增长15.2%和4.2%;新增市场主体同比增长37%。

科创企业的汇聚,也让“智慧”走入寻常百姓家。

不久前,市民田华购买了中新天津生态城一座智慧小区的住宅。进入小区,智能信报箱、智能垃圾箱、智能跑道、智能安防等应用场景无处不在。回到家,呼叫“小度”便可远程问诊,喊声“小欧”就能开关窗帘。“小康有‘AI’更美好!”田华说。

变“聪明”的不止生活。在天津港,越来越多的作业设备实现智能改造。爬高上低、风吹日晒的“蓝领”转身成“白领”。“连女生都可以操作了!”女司机丁亚楠坐在办公室里,远程操控着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不到两分钟便将一个集装箱精准地吊装到转运卡车上。

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厚利”

骤雨正酣。“过去,下雨最糟心。屋顶漏雨、门缝灌水,回家还得‘三级跳坑’。”回忆过去,年过六旬的吕孟学眉头紧锁。

搬进红桥区和苑康和园前,她住在西于庄——天津最大的一片棚户区。上万户居民蜗居在高楼后的“疤痕”中,户均面积12平方米。

“不敢想能住进楼房。”2017年,天津市启动市区三年大面积棚户区改造工程,6.24万户居民搬离了破败逼仄的棚户,吕孟学家是其中之一。

棚户区退出历史,老旧小区改造仍在进行。从消防、电梯、路灯,到二次供水、燃气、供电,天津市3年来实现3069个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

城里居民住新房,村里的张培俊也有了新院。作为天津市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的受益者,武清区汊沽港镇六道口村村民张培俊告别了居住30多年的老破房,拥有了结实、整洁的新居。

今年,天津市仍有重点建设的社会民生保障项目47个,总投资908亿元,年度投资159亿元,旨在增强群众幸福感。说到幸福感,88岁的梁冰老人拿出手机展示。“疫情期间,小区居家养老中心开办了‘智能手机培训班’,我现在都会手机‘K歌’了!”梁冰笑着,播放起《当你老了》。

她居住的河西区富源里社区,以细致的居家养老服务让很多老人成了“铁粉”。贴心服务背后,是对全区20余万名老年人开展的全面入户调查。摸清底数、弄清需求,除了老年大学、老年食堂等“标配”外,养老服务更精准。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就是小康生活。”梁冰说。

年轻的工厂一线操作工李敏娜,选择开创更美好的明天。最近,她得到了免费的培训机会,参加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现代物流技术实训。“拿到结业证,个人发展又多了张‘通行证’。”

“天津市每年进行紧缺职业趋势分析,根据紧缺度发放培训补贴。”天津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副处长刘永盛说。

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近年来,天津市千方百计增加就业、提高收入,不断扩大养老、医疗保障覆盖面,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建成基本医疗服务“15分钟步行圈”……2019年,天津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4万元,位列全国第四。人均预期寿命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津沽大地日新月异,精雕细琢更显质感。天津高质量小康图景日益丰盈而精致。(王明浩 刘元旭 白佳丽 刘惟真)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