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山:小小叉尾鱼 致富大门路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17日 10:30:09  来源: 南方网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中山:小小叉尾鱼 致富大门路

9月11日中午时分,细雨飘飘而下,中山市板芙镇西江沿线鱼塘里的增氧机正转得“欢”。

“除了自己的千亩鱼塘,我们还带动其他三个养殖户加入合作社规模化养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竞争力。”板芙镇创绿无公害水产养殖合作社经理罗萍芳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高质量的水产品更受欢迎,凭着小小的叉尾鱼,养殖户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叉尾鱼“游”向全国市场

“上世纪90年代我们一家就开始养鱼了,不过那时以四大家鱼为主,养殖面积不过100多亩,直到2015年才确定养殖叉尾鱼,并打造了特色品牌。”罗萍芳说,由于养殖技术提高,流通条件改善,他们养的鱼“游”向了全国各地。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罗萍芳成了远近闻名的叉尾鱼养殖户。她说:“过去销售范围集中在广东地区,现在打开了全国销售市场,而且都是大货车直接到塘头来拉货,最远的销售到兰州。”

罗萍芳在巡塘。(摄影:夏升权)

随着国家相继出台支持农业的系列政策,罗萍芳夫妻俩加大力度发展农业,并于2015年成立中山市板芙镇创绿无公害水产专业养殖合作社,专业养殖叉尾鱼,从鱼种到饲料再到销售,实现一体化经营管理。罗萍芳告诉记者,合作社前三年的发展遇到不少困难,汲取经验教训后,在南海环球市场设立档口,逐渐打出了名堂,并借助相关平台打开更大的销售市场。如今,合作社年产叉尾鱼200多万公斤,年产值逾2000万元。

一家三代与时俱进奔小康

1973年,罗萍芳出生于中山浪网,1992年从中山师范学校毕业后,先后从事教育、包装印刷行业和水产养殖业,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百姓的生活巨变。“以前读书时,中山港大桥还没有建好,从浪网去中山师范学校需要坐船,上岸后再骑单车,非常不方便。” 罗萍芳回忆,毕业后她被分配到中山板芙小学教书,后来下海创业。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罗萍芳的公公开始承包板芙化工企业,每天起早贪黑,把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朝小康之路迈出坚实的一步。罗萍芳透露,随着经营规模扩大,这间企业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上世纪90年代,罗萍芳夫妻俩涉足水产养殖业,勤字当头闯出名堂。2018年,罗萍芳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也投身于水产养殖。为提升现代化管理能力,在儿子的帮助下,罗萍芳家的鱼塘投喂机全部改为自动化,增氧机全部增加自动报警功能,人工装车改为电动吊机搬鱼装车,还建立了网上销售平台等。得益于智能化改造,千亩鱼塘只需雇用12名工人。

致富路上,罗萍芳不忘乡亲。在她的带动下,附近养殖户相继加入养殖合作社,朝无公害、有机养殖的方向迈进。“今年疫情期间,合作社叉尾鱼的总养殖量反而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三成。”罗萍芳说,养殖合作社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好,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养殖户一起奔小康。

作者单位:中山日报

(谭华健 夏升权)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