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搬出大山天地宽 就近就业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年10月19日 06:50:00  来源: 昆明日报

原标题:搬出大山天地宽 就近就业奔小康

36个小时后,满满一货车的新鲜蔬菜,将从东川抬上华北地区人们的餐桌上。从分拣、装筐到记账,东川易地搬迁户张洁已对整个流程非常熟悉。

另一处,搬迁户周小霞在电子元件组装扶贫车间里忙碌着,组装、绕线……一气呵成。这条生产线上,大部分是妇女。就近就地就业让她们不仅可以上班赚钱,还能照顾家人。

截至2018年底,昆明市建档立卡贫困户6263套安置住房全部建成并搬迁入住,入住率达到100%。2019年6月底,易地扶贫搬迁旧房应拆尽拆,拆旧率达到100%。2019年12月底,拆除旧房全部实施复垦复绿,复垦复绿率达到100%。目前,昆明市57个集中安置点水、电、路、视、讯、网等配套设施完善,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基本满足搬迁群众需求。

搬进新房彻底改善居住条件,就近就业充分融入新生活,易地搬迁为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易地扶贫搬迁

村民居住条件大改善

东川是昆明市实施易地搬迁人口数最多的县区,一次性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740户32771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对象4987户18745人。

让陈树英没想到的是,75岁了还能住上楼房、坐上电梯。从舍块乡搬进东川城区起嘎易地搬迁安置点,居住条件改善了,儿女外出就业收入稳定,孙子上学有校车接送方便安全,全家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东川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可融入”等关键环节,探索实践出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12个方面48个步骤”,东川率先出台“1个实施意见+6大工程+13个实施办法”的“1+6+13”后续发展系列政策,形成政策全覆盖、老房全拆除、土地全流转、就业全清零和基层组织配套、管理体系配套、阵地建设配套、生产生活配套、公共服务配套、群众活动配套“四全六配套”的“东川模式”。

通过易地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东川全面实现“无一人住危房”目标,数以万计的群众喜迁新居,原来低矮潮湿的危旧土坯房已成为历史记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一幢幢明亮宽敞的现代化高楼大厦和特色民居。

建房之初,困难重重。要在短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楼房建设,“如何建”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东川反复研究后决定,在城区集中安置创新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项目建设,覆盖建筑产品的全寿命周期,将工程全过程归到统一的管理之下,提供全过程服务模式,成为全省各地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组织建设中的亮点。

相较传统承包模式而言,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3方面优势:设计、采购、施工一体化,有利于各阶段工作合理衔接,更好地降低项目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充分发挥承包商在设计上的主导作用,在设计阶段综合考虑建筑、工艺流程、施工的难易程度、工程的成本以及功能的优劣,进行多方面衡量,不断优化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业主管理简单、责任主体明确,EPC模式中承包商是向业主负责的唯一责任方,工程质量责任明确,业主的管理沟通工作就比较简单、明确。

大力发展产业

搬出后稳得住能融入

对门山易地搬迁安置点容纳了来自不同乡镇的易地搬迁安置户,村民变市民,搬迁户的生活产生巨大变化。不过,对于新环境下的治理,也面临挑战。

杨金寿是东川区汤丹镇大地坡村民。搬到城区对门山易地搬迁安置点后,村里在新小区设置了临时办公点,方便服务搬迁村民。“每天早上有校车直接到小区接送孩子上学,这让我上班时也很放心。搬到城里后,生活便捷了,出行也很方便。”杨金寿把心里的感激写成一首歌,每天在小区里唱。

汤丹镇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镇村组干部逐户逐人“包保”搬迁群众,为群众讲政策、讲前景、算细账,让他们搬得明白、搬得放心、搬得高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成立搬家服务队,为搬迁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帮助搬迁群众做好土地流转、种养托管、牛羊寄养、搬家入住等服务。

汤丹镇第一时间成立汤丹镇派出党工委,组建楼栋党支部、党小组和安置点为民服务中心,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社保、就医等公共服务;统筹划片安置搬迁学生就近就学,协调开通易地搬迁点至学校的公交专线,做到能通尽开。

搬迁后如何发展?汤丹镇大力发展产业,依托得天独厚的高海拔气候资源,保障群众在搬迁后仍然有土地流转收益,并可到产业基地务工。此外,抓实就业增收,成立15支就业小分队,采取“精准摸底+技能培训+精准推荐就业+劳务输出+扶贫车间+公益性岗位”的模式,多渠道实现就业。落实生态修复补偿政策,将有条件的2300亩土地全部纳入2019年退耕还林项目,增加搬迁户生态扶贫收益。

东川推行扶贫扶志“五星工程”创建,加快搬迁群众由“村民”向“市民”转变过程。“五星家庭”是“五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打分制”来评定星级家庭,群众根据积分到“五星超市”兑换商品。“新时代新民风”建设赢得了群众真心拥护,群众“感党恩、讲诚信、讲法治”蔚然成风,发展意识、创业意识明显增强,文明之风悄然兴起。(记者 张星宇 通讯员 梁波 潘思丹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