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特色就是品牌 品牌就是效益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02日 08:00:20  来源: 青海日报

原标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特色就是品牌 品牌就是效益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作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青海的“全面清零”注定离不开以“青山绿水”为前提的现代化高效农牧业,当有机牛羊肉、柴达木枸杞、柴达木藜麦、青海三文鱼、富硒产品等“青字号”农畜产品频频亮相国内外市场时,依靠“调结构、抓特色、重科技、攻单产”的深刻变革,使江源大地呈现出一派农牧区全面发展、农牧业全面升级、农牧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的生动画面,传唱出一曲从传统粗放发展向规模集约高效发展的幸福歌谣。

农牧业全面升级

在青南牧区,发展生态畜牧业无疑成为群众稳定脱贫、持续致富的根本出路和长久之计,立足市场,集约发展,实施有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这条路必将随新牧区的改革劲风越走越宽。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以草定畜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的“拉格日模式”草地有机生态畜牧业已成为泽库县摘穷帽剜穷根的“利刃”和诸多牧区竞相效仿的改革典型。

如今,泽库县64个行政村均已实现草地有机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全覆盖,并已建成37个标准化高效养殖基地,昔日逐水草而居的2066户10344名贫困牧民已变成“股东”,分享着改革红利——2017年至2019年,全县37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累计实现现金分红3330万元。

在宁果公路旁,曾经简陋的拉格日村牛羊养殖基地已然变成牲畜分群养殖,饲草、牛羊粪精深加工,集中住房、村集体商铺、幼儿园、卫生室等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牧业村。“学生、合作社职员和村民们不需要出村,在村里就能满足上学、上班和看病这些生产和生活需求。”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党支部书记俄多说,从2012年以来,合作社累计现金分红1799.87万元,人均收入达到15330元,并在2018年提前实现了全村高标准脱贫摘帽。

根据传统游牧规律,划分四季草场进行轮牧;运用科学经营手段,调整牲畜结构、科学养殖、良种补贴、融资贷款——这种扬长避短的新模式让青南牧区的牧人们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脱贫新路子,今天的青南,村村有新路子,户户有分红,人人有干劲。

在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下大武乡,入股白藏羊的特色养殖生态畜牧业合作的村民,已经发展到了180多户,“玛卿白藏羊”品牌,也已申请注册成功,股份制经济合作社已成规模,助推了全乡牧民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这都离不开政府资金支持和带动。”玛沁县下大武乡乡长多杰才旦说,玛沁县按照“打造一乡一产业、一村一品牌”的思路,建成了畜产品加工厂和活畜交易市场,延伸了生态畜牧业、特色产业从源头到市场的“路”。

至今,玛沁县累计投入4061.44万元,实施以“白藏羊”生态畜牧业产业为代表的到户产业项目49个,19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稳步增收,户均增收2049.21元,人均增收640元。

农牧区脱贫产业全面发展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西宁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累计投入各类产业扶贫资金16亿元,实现了贫困县有扶贫产业园,贫困村有光伏扶贫项目、有互助发展资金,非贫困村有集体经济发展资金,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有到户产业扶持的“五个全覆盖”。

走进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将军沟村村民李成栋的家中,干净整洁的院落、牛棚里茁壮成长的牛犊以及一台标有“脱贫光荣”的崭新拖拉机,静静地述说着这个家庭的故事和美好的未来。

然而对于过去的李成栋来说,现在的一切都是不敢想的。那时候,由于缺少劳动力、缺少技术、缺少发展方向,他们一家辛苦劳作一年下来的收入还不到2000元,而整个村子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仅有2400元。

直到2015年11月,奶牛的声声低吟打破了将军沟村的寂静,也打开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大门。驻村工作队通过调查摸底,盘点资产,迅速摸清致贫原因,并结合实际确定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利用每户每人5400元产业发展资金为20户贫困户购买奶牛53头,发展奶牛养殖。

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为了壮大集体经济,格尔木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新品种推广、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扶持各乡镇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增强村集体自身“造血”能力。“过去庄稼地里刨不出来几个钱,想多挣点钱只有外出打工,自从村里有了集体经济,不仅学会了种枸杞,收入也是连年上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宝库村村民乔占福说,现在每天在家门口上班,每个月有固定的收入,年底还有存款。

郭勒木德镇宝库村距离市区12公里,全村有203户913人,多年前,由于种植结构单一,许多土地被撂荒。为积极发挥村集体经济的引领作用,该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将荒地建设成枸杞晾晒场,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2万元。另外,实施13公顷蔬菜基地建设,建起蔬菜大棚,增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农牧民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异常等因素,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农业收入较低,制约农村发展。近年来,特色种养业成为这些贫困村弥补自身先天不足的新办法。

杨发文是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的一名贫困户,本在城里打工的他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放弃打工,回到海晏老家。失去经济来源,让这个三口之家举步维艰。今年,村里开办的富农特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投产,杨发文被招进合作社种起了杏鲍菇,每天不用干繁杂的体力活,一个月就能拿到1500元左右的工资,既照顾了家又有了固定收入,杨发文很满足。

为了增加贫困户的收入,实现全村整体脱贫的目标,东达村富农特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8户贫困户种植杏鲍菇,每年可产生效益144万元,净利润达18万元,每户贫困户可增收12000元。东达村富农特色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农户入股分红等形式,针对每户贫困户实际情况,因户、因人施策,通过上门指导、跟踪指导等多种方式,手把手教会贫困户学习种植养殖技术,真正做到了“科学种养、生态种养”。

在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索尔干村,平安区田春峡生态牧场的肉驴养殖基地里工作人员正在给大大小小的肉驴喂饲草,这里共饲养着肉驴570头,惠及120户农户,其中建档立卡户以“代管代养”形式参与养殖的共65户178头,每年可以分红到每头1350元,已经分红三个年头了。

索尔干村党支部书记谢万帮介绍,自2017年整村搬迁后,这里就什么都没有了,镇上引进了肉驴养殖的扶贫产业,将村子里的土地流转后种植饲草,并建成了生态牧场,村民们既能拿到流转费还能得到分红,最多的一年可以有近1万元的增收,大大改善了村民们的生活条件,也能从原来的土地中解放出来,村民们十分满意。

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珍秦镇十一村是个纯牧业村,以前,牧人们靠自己家的草山养牛养羊,养家糊口还勉强,但凡家里有意外,日子就会过得异常艰难。2016年,十一村办起了专业合作社,村里72户291人入股合作社,整合牲畜和草场,开始踏上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

十一村七社社长索江在嘉塘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组建时入股了40头牦牛,如今,已在合作社里有100多头牦牛。“合作社最大的好处就是牲畜有保障。把牛羊入股到合作社,不担心吃不上草,做出来的乳制品直接由合作社统一卖给企业,我们省了好多事还挣了很多钱。”索江说道。

高质量冲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最后一公里”冲刺阶段,高质量冲刺才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全方位抓好“补针”工作,着力提升脱贫质量。青海聚焦关键领域,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确保脱贫成果货真价实、经得起检验,青海发奋冲刺,为“美好蓝图”走好关键一步。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发展扶贫产业、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巩固“三保障”成果、健全防止返贫机制、扎实推进稳岗就业、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人民群众蒸蒸日上的生活在无声地诉说“补针”的成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在默默地为青海这份“补针”答卷给出高分。

深层次做好“点睛”文章,推动与乡村振兴衔接。青海突出自身特点,点要害、再加强,拓展延伸脱贫成果,筑牢长远发展基石。优化扶贫政策体系、健全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打造光伏扶贫典范、促进生态生产共赢发展、持续推进小额信贷政策落实……青海努力讲好具有自身特色的脱贫故事。既跑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也向高起点开启“十四五”发展和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青海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创造性开展工作,以高质量的冲刺姿态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公保安加 刘 伟 罗珺 马振东 陆广涛 贾泓 李兴发 尹耀增)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