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社会热点 >> 正文
【走向我么你的小康生活】齐心铺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21日 08:50:12  来源: 青海日报

原标题:【走向我么你的小康生活】齐心铺就致富路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冬日里,沙柳湾村更热闹了些。再过一阵,村合作社的400头猪,要出栏了。

沙柳湾村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东乡,距离县城8公里多。1996年,沙柳湾人从李家峡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到这里,沿用沙柳湾的村名,自此在这里安居乐业。

“走,去应仓家,看看他家暖棚建好了没。”在沙柳湾村党支部书记恒知的招呼下,村里的几个党员干部,一起往村民刘应仓家走去。

刘应仓是名党员,原本在外打工,这两年看到村里人养猪,收入越来越好,老刘也从外面回到了村里。“村里人养猪的时候,我心想,这不就是咱们以前干的事吗。”刚开始,村两委组织贫困户养猪,老刘觉得这事有点悬,以前他们也养猪,就是因为老本行没干出名堂,大家才选择外出打工。

以为养猪激不起浪花,老刘依旧外出务工,可没想到,这几年村里养猪的人越来越多,收入也不断提高。华毛措家,原本是贫困户,孩子一级残疾,时刻需要人照顾,家里的收入仅靠华毛措丈夫一人来维持,还要时常给孩子寻医问药,每年要向别人借不少钱。

2016年,依靠产业发展资金,华毛措买了25只猪仔,又贷了2万元的“530”小额贷款,建了猪圈购置了猪饲料。怎么喂养,何时打疫苗,都有专业的人指导,猪出栏后挣了8万多元。

当时村里的10户贫困户,靠养猪脱了贫,村里人也只是观望。但恒知坐不住了。“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留在村里的基本就是些老人和小孩,没有产业,生活一直没啥起色。”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恒知要考虑的事还有很多。

养猪,无疑为恒知带来了思路。他想通过养猪产业,打开村里人的致富路,为此他做了许多功课。在今年年初的群众大会上,恒知说出了村里发展养猪产业的想法,可还是有不少人反对。

恒知拿出提前做好的笔记,给大家算起了账。“一亩地能产500公斤麦子,每半公斤麦子1.3元,但是加上生产资料等各项成本,我们自己还要贴300元。”恒知算的这笔账,算进了大家的心坎里,靠土地他们挣不上钱。

“苦干总比苦熬强!”恒知有信心带着大家养猪,发展产业致富。首先,大家都养过猪,有养殖经验;其次这几年猪肉的市场行情很好。恒知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行动起来,先后前往甘肃和互助等地的养殖基地,学习养殖技术。

为了解决没资金的困难,恒知和村两委决定,让村里的农户分散养殖。今年夏季,沙柳湾村成立了贵德县千头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形式,采用“六统两分”的方式进行管理,“六统”即党支部统领、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供种、统一销售、统一供料;“两分”为分散养殖、年底分红。

党支部带头,党员行动,就这样沙柳湾村的养猪产业红红火火干了起来。农户不养,党员带头。7月初,妇联主任吴秀风,带头养了20头猪。“我家母猪产了10头猪仔呢!”最近母猪产仔,吴秀风眼角眉梢带着喜意,逢人就要说一说这件喜事。

一头猪养到100公斤时出栏,按现

在的市场价,能挣几千元钱。眼看养猪越来越有盼头,和刘应仓一样,不少人坐不住了,纷纷回村建猪圈,然后捉小猪仔来养。

生猪养殖中成本最高的就是饲料,这也是保障肉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沙柳湾村最近着手成立饲料加工厂,流转村中闲置土地,进行饲料种植加工。

养猪虽然苦了点、累了些,但每年都有进账,人越活越精神。保持“苦干”的劲头,沙柳湾村的好日子会越过越长久。(丁玉梅)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