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阳宗海:擦亮生态底色 守护一泓碧水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04日 20:46:26  来源: 云南网

  

  擦亮生态底色 守护一泓碧水

  擦亮生态底色 守护一泓碧水

  清晨,阳宗镇阳宗村委会办公楼的空地前,几位村干部带领着工人师傅正在组装简易化粪池。“接口要装扎实一些,再检查看看会不会漏。”组装好后,这些简易化粪池被分发给村民们自行安装。

  如今,阳宗镇每家每户的生活废水都接入了截污管道,清污分流的“毛细血管”被打通,真正实现了城镇生活污水对阳宗海的“零排放”。

  曾经纵横在房前屋后臭气刺鼻的污水沟变成了排污管道,清污支管装进了各家各户,经过一体化设备处理的污水还能灌溉庄稼。“街道干净宽敞,田坎整洁清爽,入湖河道水质清澈。”在阳宗镇的百姓眼中,这些年来,这个北依阳宗海的小镇和他们的“母亲湖”一起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兴“河长制” 

  全员投身“母亲湖”保卫战

  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阳宗海是云南第三大深水高原湖泊,在2008年砷污染事件前,它不仅是驻地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湖”,更是周边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重要来源。

  砷污染后,阳宗海水质从II类急剧下降到劣Ⅴ类。为保障沿湖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及身体健康,阳宗海实施禁止饮用、禁止捕捞水产品、禁止游泳的“三禁”措施。与此同时,一场全员参与的“母亲湖”保卫战正式打响。

  围绕“聚焦一个主题、细化一张网格、建强一支队伍、创新一个载体、擦亮一张名片、完善一项机制”的基层党建与河(湖)长制“双提升”工作开始在阳宗海驻地干部群众中铺开。

  “双提升”将阳宗海保护治理融入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创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党建活动载体在服务阳宗海保护中的作用,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阳宗海保护治理的坚强战斗堡垒,使广大党员成为阳宗海保护治理中带头学习宣传、带头参与执行、带头联系监督的先锋模范。

  阳宗海保护网格化管理是实施“双提升”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细化一张网格,推进“领导包街道、部门包社区、社区包组、党员包户”工作机制,确保保护治理工作无死角、零遗漏、全覆盖。

  在阳宗村原党总支书记李林华看来,自己就是这张网里的一个普通“连接点”。“《保护条例》颁布之初通过召开村党员大会先带领党员学习,之后每天都用村委会三楼的大喇叭对全村进行宣讲,一条一款、一字一句反复宣读。”李林华这个“磨耳朵”的办法在保护阳宗海的政策宣讲阶段发挥了大作用。同时,作为阳宗海入湖河流西大河的河长,每月15号一定能在河边见到李林华带领村干部及党员“巡河”的身影。一个个如李林华一样的“连接点”,让保护治理工作从“单打独斗”向“团结协作”转变,让驻地人民群众思想观念实现了由“被动做”向“我参与”转变。

  除了当地干部群众,阳宗海管委会创新举措在“双提升”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河湖保护,将企业河长制作为党政河长制的有效补充,在昆明市率先推行企业河长制,形成政企共治、共同发力、相互协调配合的治水格局。聘任阳宗海沿湖11家企业负责人为企业河长,设置企业河长界碑,发放聘书,签订目标责任书,按照企业河长制职责和任务进行履职,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保护治理全覆盖、全参与的良好局面。

  打组合拳

  破解保护治理痛点难点

  为解决阳宗海“多龙治水”的问题,2009年10月,省委、省政府从统筹区域治理、保护、开发的高度,决定成立阳宗海管委会,按照党政合一、经济社会发展合一的实体化模式,对区域实现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十余年来,阳宗海管委会聚焦关键问题,开展阳宗海砷污染专项治理工程,加强入湖河道综合整治和阳宗海水资源调度管理。完成环湖截污主管以及支次建设,疏通流域“毛细血管”,完成村庄清污分流工程,构建了完善的截污治污体系,实现阳宗海坝区集镇、村庄污水全部入厂处理。同时,加大植树造林、绿化美化、湖滨带生态修复、湿地恢复建设力度,严查重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如今的阳宗海,向着“天蓝、水清、岸绿、河畅、湖美”的目标一步步靠近。

  阳宗海管委会把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机统一,始终坚持系统思维,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治水和治山、治水和治林、治水和治田、治山和治林的关系,落实耕地、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逐步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长期以来,农业面源污染一直是困扰和影响水环境质量改善的重要控制因素。为此,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传统农业向高原现代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成为阳宗海保护治理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阳宗海南岸阳宗镇的山坡上,种满了大片鲜花。冬日的腊梅、春日的月季、夏季的绣球、秋季的帝王花,一年四季百花盛开,香气袭人。

  生活在周边的村民都知道,七、八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石漠化严重的贫瘠山地。2012年,阳宗镇将1200亩地流转给昆明南国山花园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实施鲜切花露天生产,同时作为阳宗海坝区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区。“种植木本花卉只需要浇水,并且木本花卉的用水量只是蔬菜的1/20。”公司董事长杨玉勇粗略地算了一笔账,木本花卉种植每亩地可削减化肥使用0.36吨,削减农药使用2千克,节约用水300多立方米。1200亩地便可削减化肥施用432吨,削减农药使用2.4吨,节约用水36万m³。大幅度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生态效益显著。

  截至目前,阳宗海环湖截污工程、阳宗海流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阳宗海环湖湿地建设工程、昆明梁王山现代农业公园、阳宗海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平台搭建、阳宗海超标泉涌水处理工程等18个项目已全部完工,累计完成投资7.37亿元,投资完成率117.1%。

  开湖捕鱼

  湖体水质湖滨生态持续向好

  阳宗海南岸明湖湿地边,水鸟嬉戏、芦苇摇曳、湖泊灌木交相辉映,在初冬的暖阳下,构成一幅幅生态画卷,风光旖旎,美不胜收。

  经过多年保护治理,2013年,阳宗海被国家环保部列为国家良好湖泊。2020年阳宗海平均水质稳定达到Ⅲ类,其中,个别月份达到Ⅱ类水标准,开湖捕鱼,印证了这些年来阳宗海的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2019年10月14日傍晚,首批在阳宗海管理所办理了渔业捕捞许可证的40条渔船出湖捕捞。时隔11年,这些在阳宗海边长大的渔民们再次拿起渔网入湖捕鱼,重拾了昔日满载而归的喜悦。

  当天,40户渔民收获满满,最多一户捕获400多公斤水产品。其中,有渔民捕获超1米长“鱼王”。

  开湖前,省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研究院分别对阳宗海管理所委托检验抽样的2.3公斤鲢鱼进行检验。送检鲢鱼无机砷含量检测结果合格,达到水产品食用标准。

  自2019年10月开湖捕大鱼以来,同年12月5日起,阳宗海再次开湖捕捞银鱼。开湖当晚,渔民王师傅便下了15张渔网,收获100多公斤银鱼,鱼还没收上来,就早早被预定销售一空,平均每公斤售价在30元左右,预计增加收入3000元。

  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后,开湖捕鱼既是维持阳宗海水生态环境平衡的举措之一,也增加了沿岸村民收入。“禁渔以后就再也没有下湖捕过鱼了,这些年都是四处打工。”听闻阳宗海再次开湖捕鱼,曾经的渔民适国良回到家乡重新拉网捕鱼,“如今家乡越变越好了,我也考虑着回来发展,开湖时还能捕鱼增加点收入。”

  2010年以来,阳宗海流域已累计实施绿化造林24623亩,森林覆盖率从39.11%提高到46.66%。开展阳宗海渔业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增殖放流鱼苗近400万尾。完成阳宗海入湖河道1700余亩湿地建设,有效削减阳宗海4条主要入湖及外流域调水河道污染物。生态系统持续修复,水环境保护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云南网记者 王永刚 陈怡希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杨倩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