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眼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另一眼 >> 正文
该如何应对校外培训乱象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3日 15:40:00  来源: 荆楚网

原标题:该如何应对校外培训乱象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舆情分析师 熊露娟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受到不少代表委员的关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央级媒体发布系列报道,聚焦校外培训、剖析乱象背后的原因、探讨行业健康发展之道,引发舆论广泛讨论,在新浪微博平台衍生#人民日报四问校外培训乱象#、#课外班乱象已然形成利益链条#、#人民日报评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校外培训乱象#等多个热门话题。3月23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校外培训风险提示,将舆论关注度推向峰值。校外培训乱象令人震惊,但也不得不承认,校外培训火热背后是需求助推。那么,该如何治理校外培训乱象、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呢?

校外培训乱象横生

教育培训市场虚火旺。校外培训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在持续火爆的培训行业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商业潜力,甚至推动了教育生态发生巨大变化。南方都市报调查称,以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为节点进行统计,数据显示,校外培训机构总数在2019年新增到达近60万家峰值,2020年又新增40余万家,注销10余万家,机构总数远超同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数量。在线培训市场近年来更是火热异常,2020年,中国基础教育在线行业融资额超过500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行业此前10年融资的总和。从相关数据可见,过去一年校外培训快速扩展,无疑营造校外培训市场火爆的虚假情形,令人眼花缭乱、雾里看花。

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人民日报客户端发布的话题“你遇到过哪些校外培训乱象”引发众多网民参与调查。调查显示,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用营销话术制造焦虑、教学内容超前超标是网友遭遇最多的校外培训乱象,占比分别为26%、15%和15%。此外,有12%的网友表示曾遇到教育培训机构师资造假良莠不齐现象,12%的网友遇到过预收费、乱收费情况,3%的网友曾遭遇培训机构资金链断裂、爆雷跑路现象等。培训行业火爆的背后,一些机构缺乏行业自律,虚假宣传、定价高、退费难、卷钱跑路等时有发生,企业倒闭的恶果最终由家长承担,他们不仅面临着课程被迫暂停,高昂的培训费也无处可寻,严重影响着培训行业的发展生态。

校外培训火爆原因几何

父母望子成龙的期待心态。2021年的春晚相声《如此家长》,让不少家长看后深有感触。该相声将部分家长揠苗助长的尴尬和在教育子女过程中的浮躁、焦虑、着急等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欢笑之余也令社会反思良多。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父母过分注重校外培训,而忽视言传身教、悉心陪伴等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并无益处。然而父母之所以在教育中表现得急功近利,与当下激烈的社会竞争关系密切,他们希望下一代在社会竞争中抢占更有利的位置、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于是他们轻松被教培机构“洗脑”,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在校外辅导班里,除了语数外等主要课程外,琴棋书画等各种才艺也不落下。总而言之,正是这种社会期待加剧了教培机构贩卖焦虑情绪。

培训机构制造教育焦虑情绪。你的购物车里有孩子的未来吗?人家的孩子都会讲英语故事了,你的孩子呢?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校外培训机构的广告标语充斥在公交地铁车厢、街头巷尾,手机、电视也“无一幸免”。一些校外培训机构,正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精心炮制软文,文案内容无不强调“孩子成才就必须一路读名校、拿高学历、取得领先于他人的成绩”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半月谈评论,“毒鸡汤”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传播后,激起家长们的焦虑恐慌情绪,其煽动性和蛊惑性足以使众多家长丧失判断力,或被迫“随大流”加入补课大军,陷入“不跟风补课会焦虑,跟风补课更焦虑”的怪圈。一些家长被营销洗脑,花费成千上万报班,这其中有多少是被制造出来的“伪需求”,答案不得而知。

资本市场盲目快速扩张。由于校外培训需求旺盛,加之资本助推,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呈快速增长之势。随着源源不断的热钱涌入教培行业,在线培训市场更是热火朝天。人民日报在四问校外培训乱象中指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在资本的驱动之下,不少培训机构采取商业化营销模式,做广告、拼低价,甚至用收来的学费做投资、做投机。还有个别机构采用“白条”“教育贷”等金融手段促销、吸引学员。一些商业平台为了经济利益,对培训机构广告大开绿灯,鼓励和引导他们竞相投放,其中不乏夸大宣传和虚假广告。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寻求投资、跟风烧钱、盲目营销,培训行业也走向严重内耗的困境,导致资金链断裂、爆雷跑路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破坏教育生态,还损伤家长的切身利益。

减负政策让教育需求外溢。当“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时,应当将校外培训问题放到校内校外的全景视野中看待。除了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理、培训机构制造焦虑以及资本市场的逐利性,一刀切的减负政策让教育需求外溢也是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从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试频次等方面着手,向课堂要效率、要质量,减轻学生的课堂与作业负担,但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变味走样了,成为当下备受舆论诟病的“减负政策”。减负政策将校内应当完成的教学任务转嫁到校外,客观上导致校外培训火热异常。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指出,需对减负的指导思想进行必要调整,真正落实好区别化减负,对于合理的要求,也需要最大程度在校内解决,而不是把需求挤到校外。

精准施策让教育回归正轨

校外培训乱象是顽瘴痼疾,唯有各方共同努力,回归教育的本质与初心,校外培训市场才能真正成为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

优化教育体制改进评价标准。事实上校外培训折射出来的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从现行教育体制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其中“校内减负校外增负”便是该问题的集中体现。有专家指出,从根本上治理校外培训乱象,必须优化整个教育运行体系,改进评价标准,以更高的标准实现学校间的均衡,提升学校的活力与效能,从根本上减少家长和学生对“提分”的需求,降低他们对学校的失望和不信任,这才是对培训乱象最有效的治理策略。

从教育发展实际校正自身定位。校外培训班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应当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能任由培训机构把孩子练成“做题机器”。有媒体指出,培训机构应当从学生成长发展全局、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校正自身的功能定位。要引导教育培训向服务学生多样性学习方向发展,将学习诊断、针对性服务、学生志向生成、社会实践等作为主要培训内容,走差别化道路。

设立资金监管化解退费风险。不少培训机构,在用户支付了高额学费后便以各种理由不退费,更有一些培训机构因经营不善携款跑路,导致家长蒙受损失。近日,北京市部分地区为校外培训机构设立资金“监管人”,培训机构可以将预付学费自动存进监管银行,学生按次上课,学费按相应课时划转培训机构,为化解退费风险做出了积极探索。给培训机构配备资金“监管人”,机构不能提前动用学费,学生和家长也享有预付费资金支配权,此种从源头化解退费风险之策值得借鉴。

家长转变急功近利教育理念。作为家长,应当理性看待成绩,若只是为了提高成绩而盲目报班,可能会陷入揠苗助长的境地。需要看到的是,每个孩子都有自身兴趣和特点,家长应广泛培养孩子的兴趣,塑造积极向上、健康乐观的人生观、价值观,要知道培养兴趣、学会思考、健全人格,比成为“答题机器”更重要。半月谈指出,教育的历练不仅是在一张张试卷上,生活处处皆教育。将孩子的周末和寒暑假全都奉献给校外培训时,在孩子眼里,再五彩斑斓的生活仿佛与他们无关,再绚丽多姿的人生也是一种想象。

责任编辑:小云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