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心奔小康丨科研路上的父女“接力跑”
□河南日报记者 尹江勇
他俩,一个是河南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导师,40多年来一直从事蔬菜学和设施园艺学研究教学的著名农学专家;一个是河南农业大学的硕士生导师,从世界农学专业排名第一的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学成归国的“80后”博士。
他俩是父女,是同事,更是科研赛道上的接力选手。
父亲孙治强,今年65岁,从上世纪70年代推广塑料大棚、80年代推广地膜覆盖、90年代推广日光温室,到今天建立植物工厂……他见证了我省设施农业的发展历程。
“设施农业可是个好东西!当年,一个塑料大棚能造就一个万元户,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利器。”4月27日,孙治强兴奋地为记者科普。
随着设施农业的不断升级,人们的生活在持续改善。“过去是‘吃啥没啥’,不到‘五一’吃不到黄瓜,不到‘六一’吃不到番茄。有了大棚和温室,我们实现了农产品四季稳定供应,‘吃啥有啥’。”他说,未来还要发展优质农业,往“吃得好”方向发展。
从郑州郊区的一名生产队青年技术员成长为如今的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孙治强切身感受到我省科研环境的巨大变化。“早年是‘一把尺子一杆秤,凭牙咬,凭眼瞪’,现在,从细胞育种到基因编辑,我们正在快速追赶世界先进农业技术水平。”孙治强说。他还鼓励女儿到国外最好的农业大学学本领、长见识。
女儿孙凯乐出生于1986年,从小在父亲试验田边玩耍的她,对农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和较高的天赋,被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著名学者埃弗特·雅各布森收为关门弟子。她在荷兰的6年学习生活紧张而充实,直到2017年父亲打电话催她回国。
“当时我有点犹豫,因为手头还有课题没做完。我爸说,现在国内发展速度快,正是国家需要你的时候,再过几年,我们把工作做完了,你回来还能干啥?”孙凯乐笑着说,“一听这话我就赶紧回来了。”
在父亲面前,她是乖女儿,进了教室和实验室,她就是活泼自信的讲师和研究员。回国4年来,她主要从事茄科抗病育种相关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15篇,主持并参与制定了8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
孙凯乐告诉记者:“国内青年人不缺干劲和热情,只要为大家提供更多资源支持和成长机会,就一定能早日赶超世界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