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鹤庆】新华村:党建领航风帆劲 乡村振兴蓬勃起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 22:07:18  来源: 云南网

茶马古道上“小锤敲过千年”的新华村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草海镇新华村,青瓦白墙排列整齐,门前院内泉水清澈,银器作坊传出的叮咚声不绝于耳,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五大振兴的目标总体要求,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新华模式。

  党建领航组织振兴,激发基层组织新活力

  “银器加工可不简单,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形成。而我们新华村的党员干部也像这千锤百炼出来的银器一样,坚守着‘千锤百錾、守正出奇’的新华精神。”草海镇新华村党支部书记赵松林自豪地说道。

  新华村党总支部始终将党的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灵魂和主线,以党建强、带人心齐、促事业旺。以走“新”更走“心”的实际行动做到学有所得、行有所效,形成心齐、劲足、实干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千锤百炼打造“鹤庆银匠”品牌

  党建领航产业振兴,趟出富民强村新路子

  “6年前我家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但在各项脱贫攻坚政策帮助下,在驻村工作队员鼓励下,我家女婿学起了银壶制作技术,现在不但脱了贫,还盖了小楼,日子越来越有奔头。”王锐妹高兴地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新华村党总支部立足本村优势,大力发展促进银铜器生产加工、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多元产业融合,形成特色鲜明“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生产态势。目前,新华村已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民族工艺品加工基地和旅游商品集散地。

书记院坝(楼宇)协商会 凝聚乡村振兴正能量

  党建领航人才振兴,培育乡村发展新队伍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母炳林大师说:“我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把银器加工手艺传承下去,和乡亲们一起实现致富梦。”随着鹤庆手工银器的名声渐渐传开,来新华村学艺的人越来越多。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草海镇党委、政府紧紧依靠上级支持,构建了银器手工艺集中研发设计中心、文化研学教育培训中心、非遗传承展示中心和重点院校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三中心一基地”,深入实施“鹤阳名匠”创新创业行动,开展“人才回引”,带动当地创业就业。现有各类非遗传承人47人,企业112家、个体商户118户,共吸纳2163人就业,为乡村振兴战略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打通线上线下,直播带货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党建领航文化振兴,彰显乡土文化新名片

  “‘鹤庆匠人’手中的那把小锤,叩响了云南银器的历史之门,敲出了鹤庆银器文化的璀璨回音。”这是云南省人民政府对“鹤庆·新华银器小镇”的命名评语。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新华村传承发展的根基,也是新华村走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新华村党支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立足本土资源禀赋,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以民族精品树立民族自信,不断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新华村相继荣获“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俗文化村”“全国第三批乡村旅游重点村”“云南省特色小镇”等称号。

发展“一村一品”“一村多品”助力乡村振兴

  党建领航生态振兴,描绘诗意栖居新家园

  “来几个人搭把手,把这些废弃的木板、生活垃圾抬到拖拉机上。”草海镇党委负责人与几名干部群众合伙将村民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抬进了垃圾运输车里。这是草海镇以整治村容村貌为重点,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的一个缩影。通过以“重点治脏、集中治乱、积极治差、全力治污”的整治行动,规范处置手工艺品加工废水、实施水系连通和污水管网建设,并依托特色小镇建设,建成小镇电子商务中心、双创中心、直播基地、特色餐厅和客栈等,小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完善,进一步提升了新华村的“颜值”和“气质”。

  云南网记者 博达 杨子双 通讯员 张奇 李保彤 姚思 摄影报道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