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看鹤庆】鹤庆县农商行:倾听白族工匠的幸福欢歌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7日 22:11:05  来源: 云南网
直播销售银器 韩海娥 摄

  不论春夏秋冬,当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新华村,那“叮叮当当”的小锤声欢快清脆在每一个银坊敲响,宛如一曲曲喜庆幸福的欢歌。早在南诏时期,新华村便有了制作金银铜器的手工艺人,近年来,随着民族金银手工艺品畅销省内外,新华村也成为云南银制品最大旅游商品集散地。

  “银壶煮水具有软水效应和杀菌保健功能;银壶泡茶能消除茶叶异味,改善茶叶品质,充分释放茶叶韵味和香醇;银杯喝茶能提升喝茶的口感,茶水入杯汤色诱人。”在银鹤天龙手工银坊,白族工匠段柱宣正向游客热情推介银制系列茶具。

  在寸光伟银饰作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锻制技艺)、云南省民族民间工艺品知名品牌、中国民族工艺美术神工·百花奖银奖等荣誉表彰的酥油灯、花瓶、茶壶等银器佳作令人目不暇接。寸光伟向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展示着父辈远走他乡的证明、书信及制作银饰的工具。

  新华村银器制作业的欣欣向荣,离不开鹤庆农商行对白族工匠从事银器加工、销售的大力支持。2018年,鹤庆农商行面向白族工匠推出了利率优惠、期限灵活、手续简便的信贷产品“金银贷”,为白族工匠创业发展、产品研发与销售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游客购买银器 韩海娥 摄

  几年下来,鹤庆农商行“金银贷”余额达730户,金额达21000万元,在鹤庆农商行的信贷支持下,新老艺人的不断探索,以传统工艺为基础,沿袭家庭作坊、手工制作个体经营的模式,逐步走上了规模化生产经营的路子,形成了“一户一品、前店后坊、散户+公司、电商销售”的生产经营格局,像段柱宣、寸光伟这样的白族工匠,也从手工小作坊发展成为规模化生产银坊小企业。目前,鹤庆新华村从事银饰手工艺从业户达800多户,占全村总农户1100多户的72.73%,从业人员达3100多人。据估算,全村银制品销售金额近100亿元。

  如今,这个“小锤敲过一千年”的古老村庄,成了鹤庆县年销售超百亿、利润超十亿的大产业,是鹤庆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

  云南网记者 博达 杨子双 通讯员 韩海娥 刘锦才

责任编辑:孙寅翔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