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鄂州这个楚天明星镇“星”途黯淡,换道建设“亚洲第一猪场”
生猪养殖。通讯员供图
碧石古渡,源于江湖连通的时代,碧石原是一片沼泽湖区,行人上街下县,车马往来,需坐船过渡,由是名之。
碧石古渡,一夫当关,雄关锁钥,鄂州市第一条国道南北贯穿,第一条省道东西交织,两道在此交汇融合。
镇南白雉山气势磅礴,山名由吴王孙权所赐,山间茂林修竹,石径盘旋,飞流叠翠,有“雉山烟雨”之谓。
镇西五卦山雄伟挺拔,山上有明太祖朱元璋赐封白云寺,幽谷名刹,晨钟暮鼓,山下稻菽飘香,渔舟唱晚。
12月29日,鄂州市鄂城区碧石渡镇党委书记皮宝华接受记者专访,畅谈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
愿景里,远景里,碧石渡镇锚定转型发展“快车道”,下好产业再造“先手棋”,争当鄂城南拓“排头兵”,重振碧石荣光。
物华天宝:引领鄂州开放风气之先
据鄂城县志记载,清代和民国年间,碧石渡镇属大冶县四会乡管辖,1950年转属大冶县铁山区金盆乡管辖。
1956年,碧石渡镇划归鄂城县管辖;1964年,隶属程潮区管辖;1987年,重新划归鄂城区管辖。
山青水秀。通讯员供图
“碧石渡镇历史上先后隶属大冶、铁山、程潮、鄂城等地管辖,区划反复调整,也恰恰说明和印证碧石渡镇的重要性和独特性”,皮宝华说。
一根扁担挑两边,作为连接大冶铁矿和程潮铁矿的矿冶要塞,碧石渡历来闾阎扑地、门庭若市,南船北马、开放开明。
作为湖北“冶金走廊”重要节点的碧石渡,地下矿产资源种类繁多,现已发现的矿藏有金、银、铜、铁、石膏等。
鉴于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上个世纪50年代,武九铁路通车设站;70年代,106国道通车;80年代,武汉到黄石省道通车。碧石渡镇成为鄂州第一批通铁路、通国道的乡镇。
碧石渡镇早期工业发展基础优良,有不少全民所有制企业落子,国企有武钢矿山机制总厂,省企有省物探队,市企有综合食品厂、橡胶机械厂和造纸厂等。
其中70年代建成投产的武钢矿山机制总厂,不仅厂区面积大,高峰时职工达1000多人。
改革开放之后,鑫斌矿业、天华物宝等一批矿企通过采矿起家,成为规模企业,吸引大量产业工人就业。
产业工人的大量聚集,人来车往的四通八达,老碧石街“烟火气十足”,红红火火,人声鼎沸,引领鄂州风气之先。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夜间经济”就开始在碧石渡镇孕育兴起,电影院、公园、游戏机室、灯光球场、游泳池等娱乐设施应有尽有。
当时碧石渡镇的居民,用“九个一流”来形容引以为傲的家乡:一流的机关大院、一流的公园、一流的卫生院、一流的中学、一流的福利院、一流的影剧院(文化站)、一流的集贸市场、一流的街道、一流的派出所。
容光焕发:获评楚天建材明星乡镇
皮宝华介绍,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优势,上个世纪90年代末,碧石渡镇喊出了“二次创业”口号,大力招商引资。
阡陌纵横。通讯员供图
彼时的碧石渡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资源类、建材类企业,碧石铸钢厂、白雉山一水泥厂、白雉山二水泥厂、福星水泥厂等企业齐头并进,相继投产运营。
进入21世纪后,碧石渡镇产业发展气势如虹,如日中天。2000年,碧石渡镇地区生产总值2.2亿元,2005年5.3亿元,2010年20.4亿元,2015年71.7亿元。
皮宝华说,特别是在“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碧石渡镇先后引进了世纪新峰二期、天华物宝、鑫斌矿业、凌峰水泥、军峰水泥等一批重大项目,其中世纪新峰二期工程完工后,单厂水泥年产能超过500万吨,跨入全国水泥行业前50强。
此外,碧石渡镇规划建设的鄂州建材产业园是全省唯一一家以水泥建材为主导产业的乡镇工业园,园区总规划用地面积2900余亩,落户建材企业15家,引资达11.2亿元。
2010年,碧石渡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家,比2006年增加15家,比2021年还要多11家。其工业繁华程度,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2008年,碧石渡镇迎来发展历史上的“高光时刻”,被湖北省政府授予“楚天建材明星镇”荣誉称号。
“十二五”期间,碧石渡镇工业经济持续高歌猛进,国庆制鞋、力砾采石、宝磊冶金、明权粉体、天彩旺科技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2015产值达到2010年3.5倍。
高峰时期,碧石渡镇的工业企业有130多家,其中规上企业34家,产值高达70多亿,地方财政收入近亿元,是名副其实的投资热土、工业重镇。
闭关自守: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腰斩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建材行业,让外界对碧石渡镇留下“环境脏乱差”“企业散乱污”等刻板印象。
皮宝华说,“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呈现速度换挡、结构调整、动力转换的新特征。过去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碧石渡镇开始遭遇大棒加持下的“阵痛期”。
荷叶田田。通讯员供图
国家层面上,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向纵深推进,碧石渡镇的冶金、建材行业“壮士断腕、刮骨疗毒”,坚决出清“僵尸企业”,严控过剩产能投资。
行业层面上,随着资源型产业红利释放殆尽,冶金、建材、采石等行业开始走下坡路,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个体层面上,碧石渡镇的企业,大多为本地老板投资兴办,创新精神不够、开拓意识不强、研发投入不足,再加上企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很多企业“一转型就死亡,一转身就百年”。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时代滚滚浪潮下,风光无限的碧石渡镇建材行业一去不返。130多家建材企业,如今只剩30多家。
对碧石渡镇而言,以建材为主的第二产业,一直是其安身立命的支柱产业,受多重利空因素冲击,2016—2020年,碧石渡镇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分别为63亿元、72.2亿元、53.95亿元、44.7亿元、38.78亿元。
“五年下来,工业总产值较高峰期下滑近一半。更为严峻的是,过去碧石埋头专注于建材产业,现在想要转型,抬头望望四周,发现早已丧失竞争优势”。皮宝华尴尬地说。
“大江东去,浪淘尽”,财政数据更能说明问题。
2016—2021年,碧石渡镇财政收入分别为6984万元、8803万元、6529万元、6502万元、6265万元、7174万元。近几年的财政收入,上下徘徊,变化不大,2021年财政收入较2015年下跌了3000万元。
“低迷不振,不仅是建材行业的写照,更是整个碧石渡镇干部的自身写照。”皮宝华说,传统工业转型缓慢、新兴产业接续乏力,工业强镇逐步掉队,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区、全市节节败退、退无可退。
换道超车:建亚洲单体第一养殖场
幸福的乡镇千变一律,不幸的乡镇各有各的不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想碧石渡镇过去的荣光和现实的困境,皮宝华认为,碧石渡镇掉队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产业优势不再。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持续高增长的“黄金”时代已过,在环保政策趋紧背景下,在产业结构偏重、人才资源缺乏的形势下,传统产业转型之路越走越窄;
二是区位优势不再。车站没了,国道老了,重载货车带来的是抛洒和扬尘,留下的是伤痕累累的路面,人气和消费都没有留住。碧石渡镇空守“南大门”,却被边缘化了;
三是发展要素不足。全镇土地资源紧张,建设用地量小且零星分散,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不合理,许多项目招来了却落不了地。
美丽乡村。通讯员供图
2021年11月27日,鄂城区启动“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大讨论活动。碧石渡镇迅即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大讨论活动,旨在激发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激情,提高加快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按照市、区两级党代会精神,碧石渡镇将锚定转型发展“快车道”,下好产业再造“先手棋”,争当鄂城南拓“排头兵”,重振碧石荣光。
碧石渡镇距花湖机场不过20公里,是黄石临空经济区到鄂州临空经济区的必经之地,是黄石临空经济区对接鄂州的“桥头堡”,区位优势明显。
皮宝华说,碧石渡镇的发展再次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积极投身到“两区一枢纽”建设大局,是全镇上下要走的唯一一条道路。
皮宝华认为,“楚天建材明星镇”的辉煌属于过去。新形势下,碧石渡镇想通过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焕发又一春”带动经济再次腾飞,已不太现实。未来,碧石转型发展的着力点必须放在新的产业、新的赛道上。
“以生猪产业链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是我们首选的‘新赛道’”,皮宝华说,目前,亚洲单体规模最大、楼层最高的中新开维现代牧业,120万头生猪养殖项目一期生产大楼已封顶,即将投产,二期项目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在发展生猪产业链方面,碧石渡镇计划高标准规划建设1500亩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一期规划300亩,加快推动生猪料、养、宰、商全产业链落地,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现代化肉食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廉政文化。通讯员供图
在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方面,碧石渡镇坚持“喜新不厌旧”,大力支持镇辖区39家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淘汰整治“低散乱”企业,加快“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
在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镇方面,碧石渡镇计划投资1.2亿元,以“擦亮小城镇”三年行动为抓手,全面补齐“软硬件”短板,彻底根治新旧106国道、碧黄路沿线超重超载、“抛冒滴漏”等问题,谋划建设重载货车综合服务区。
在推进农村三产融合发展方面,碧石渡镇将以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为契机,依托“山、林、湖、港”生态资源,建设城郊体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
“要把干部作风建设摆在首位,以思想持续破冰,作风持续转变,引领发展不断突围”,皮宝华说,变“愿景图”为“施工图”,变“盆景”为“风景”,切实推动碧石渡转型发展、换道超越。
策划:夏双文
执行:丁元中、谢峰
记者:王焱尧、阮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