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最新:成自宜高铁极高风险隧道白云山隧道胜利贯通
施工现场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成都5月30日讯(记者 乔永祯)记者从成兰铁路有限公司获悉,经过铁路建设者们821天艰苦卓绝的努力,5月30日,随着最后1米拱部岩体被凿通,成都至自贡至宜宾高铁(以下简称成自宜高铁)极高(Ⅰ级)风险隧道白云山隧道胜利贯通,为成自宜高铁2023年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施工现场
白云山隧道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威远县境内,为单洞双线隧道,由中铁二院设计、中铁十二局承建,设计时速 350公里,全长13340米,是成自宜高铁全线最长隧道。隧道地处威远穹隆地貌核心部位,该地质异常复杂。隧道多次穿越煤层、煤窑采空区,存在突水突泥、突涌矿渣、高瓦斯等风险,隧道还穿越七座水库,施工安全风险极高。
中铁十二局成自高铁工程指挥部指挥长李心平介绍,白云山隧道穿越的地质存在天然气与煤层瓦斯叠加,施工中地面如有积水,瓦斯有时会像“烧开水”一样的冒泡,出现“沸腾”现象,部分段落瓦斯压力常将钻孔水挤出呈“喷射状”,隧底瓦斯探孔多次出现瓦斯将孔内水压喷至隧道拱顶现象,针对不良地质,中铁十二局采用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配置应用了三臂凿岩台车、拱架安装机、二衬智能台车等全机械化配套施工设备。从超前地质预报、钻爆到衬砌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全工艺流程的机械化配套设备循环作业,收到了安全无事故、均衡施工的效果,提升了高瓦斯隧道的施工进度,确保了施工质量。
施工现场
成兰铁路公司成自宜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张宗伟介绍,白云山隧道进场施工以来,始终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置于首位。为实现极高风险隧道全过程的施工实时管控,按照国铁集团要求,该隧道搭建了包含视频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控系统、通风管理系统、电子施工日志信息系统、隧道围岩量测系统、混凝土拌和站生产过程动态监控系统、工程影像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大大提高了铁路隧道的施工管理水平。今年以来,为确保该隧道顺利安全贯通,成兰铁路公司成自宜铁路建设指挥部按照上级部署,迅速行动,在全线从严从细从实扎实开展“守底线、补缺陷、除隐患、防风险”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
据了解,成自宜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四川蜀道铁路运营集团主导投资的350公里的出川高铁大通道,连接了天府新区、天府国际机场、西南(自贡)无水港,并与自宜高铁、成贵客专、贵广客专、渝昆高铁相接,通车后从成都到自贡仅需1小时内,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实现成都核心城区与天府国际机场快速连接,打通成都直达云南桥头堡及珠三角重要经济区铁路大通道具有重要意义。(图片来源于成兰铁路有限公司)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四川新闻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8-8532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