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看点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社会频道 >> 云南看点 >> 正文
云南保山:用杨善洲精神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营养餐”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10日 18:58:20  来源: 云南网

  云南保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改革先锋、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新时代最美奋斗者杨善洲的故乡。每当秋季学期来临,来自全国各地的领导干部培训班总能如约而至来到善洲林场开展党性教育,用杨善洲先进事迹补足“精神之钙”。与此同时,保山积极囤积杨善洲精神食粮,为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丰富的“营养餐”。

  现场教学提“色”。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培训载体,把杨善洲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现场变课堂、素材变教材、情景变场景,在善洲林场内建设了墓园、老窝棚、杨善洲事迹陈列馆等10个现场教学点,并结合杨善洲投身滇西抗战、参与土地改革等经历,整合挖掘滇西抗战纪念馆、金鸡“4·15”革命纪念馆等25个现场红色教学点,形成3天、5天、7天、9天不同时长的红色教育环线,每年到红色教育环线开展党性教育培训人数达3万多人。

  课堂教学提“鲜”。“善洲老书记二女儿杨惠兰老师讲授的《记忆中的父亲》这堂课,让我在感动落泪的同时,深刻体会到了什么是真正的人民至上”,参加培训的中国南方电网学员杨洋有感而发。保山市围绕杨善洲先进事迹,组织杨善洲同志亲属、同事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开发杨善洲系列课程79门,并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培训对象需求,灵活采取专题教学、访谈教学、案例教学、音像教学、音乐党课等方式,通过“让专家讲理论、让同事讲经历、让家属讲家风”等,讲好善洲故事,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性、启发性、实效性,推动课堂教学从“听、看、读”向“思、悟、行”提升。

  实践教学提“味”。在善洲林场内打造了义务植树造林、坡改梯茶叶种植、“三岔九垄”水稻种植、蔗糖加工制作等实践体验区,通过“听现场讲解、看实物展示、做实践体验”,不断提升现场教学的感染力、渗透力、说服力。结合杨善洲在北汉庄培育良种、推广良法、建设“滇西粮仓”等经历,打造16个不同主题的“弘扬杨善洲精神·提升专业化能力”教学点。在施甸县水长乡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育基地,高级农艺师徐光、杨希华正带领科研工作者们继续沿用杨善洲“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建设“滇西粮仓”经验,开展两系杂交水稻母本实验推广,为新时代的粮食安全工作奋力拼搏。

  课外教学提“香”。“《杨善洲与隆阳》这套系列丛书,收录了180篇人物访谈记录,文风质朴、真实生动,普通老百姓都能看得懂、都喜欢看,公开发行还不到3个月,就成为群众到我们文化站借阅的热门书籍之一。”腾冲市五合乡文化站站长陈以晓介绍。保山市坚持用通俗化的语言、大众化的方式宣传杨善洲精神,公开发行了《不忘初心、奉献一生的楷模:杨善洲》《杨善洲与隆阳》系列丛书等读本10余部,编制拍摄了电影、电视剧、歌曲以及民谣、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形式多样的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俗易懂的辅导教材体系,让广大党员干部随时随地都能学习杨善洲精神,各类书籍发行量累计超过50万册,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点击播放量超过400万。

  云南网记者 张琦敏 通讯员 姚茂生

责任编辑:李享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