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选在工作中。
一辈子从事一种职业,33年坚守一个岗位。党的二十大代表、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设备动力部机电修理组组长秦选生动地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
秦选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9年,20岁的秦选从云南铜业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进入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从事设备修理工作。33年间,他从一名一线工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也见证了我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工人队伍的迅速成长。
“我们刚进厂时,跟在师傅后面,端茶缸、递工具、搭把手,都是在学习。每天回到宿舍里就把看到的、听到的记在本子上。”回忆起当学徒时的岁月,秦选觉得老一辈工人“传帮带”的传统对自己影响很大。靠着刻苦钻研的劲头,秦选仅用一年时间就可以独当一面处理设备故障。他细致地将不同师傅的维修技术和经验记录下来,牵头整理了十几册实用机械维修方法,这些册子如今也成为秦选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宝贵财富,让一批批新人受益。
“以前维修是一门手艺活,现在我们处在智能制造高速发展的时代,必须讲究团队合作,我也要向徒弟们学习不懂的知识。”秦选认为,“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制造业技术不断迭代更新,老师傅也要在传承中创新,聚合团队力量不断迎接新的挑战,攻克新的难题。
2018年,公司引进的加工中心关键核心部件进口主轴故障频发,每次都要送到国外授权维修机构,维修一根主轴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不仅周期长、成本也高。作为公司设备维修技术领军人的秦选,主动承担起攻克进口主轴自主维修的实施难题。“别人能修,我们为什么不能修?”他自信地说。
对于秦选的决定,公司非常支持。但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我们连设备图纸都没有,怎么修?弄坏了设备代价更大!”秦选没有退缩,他在班组挑选了5名技术骨干,紧急成立了一个技术维修攻关小组。小组里6个成员,其中5个是党员,1个是劳模。秦选告诉大家:“你们放心大胆干,出了任何问题,责任我来担!”
老党员带头,新党员跟着冲锋。靠着这股闯劲、拼劲,秦选和团队成员日夜钻研,看不懂外文就找翻译;修理困难,就想办法自制专用工具拆卸安装。经过一次次的失败和尝试,用了将近一年时间,终于实现了自主维修。维修一根进口主轴,最快7天就可以完成,为公司大幅节约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打破了外国公司的维修技术垄断。
除了敢拼敢干,秦选还在创新创效方面屡获佳绩。2017年,他领衔团队,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把公司新引进的一条新型发动机装配线,由原设计产能120秒/台,提升到72秒/台,比原设计产能提高了40%,其中有3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18年,秦选获得了第十四届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如今,秦选被聘为辅席制造师,而他的团队成员大部分已成长为师级。
“公司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了职业发展通道,我们走技能路线的产业工人有员级、辅助级、师级、主任级、辅级、首席6个层级,薪酬待遇也会随层级晋升得到相应提升。”秦选感慨,自己能从一线工人走到今天,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对产业工人的重视和支持。现在产业工人地位、待遇都在不断提升,也激励了大家发扬工匠精神,技能报国。
秦选的父亲是老党员,参加工作后,身边优秀的技术骨干也多是党员,给了他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2003年入党后,秦选一直用优秀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争当先锋、作表率。被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对秦选来说是崇高的荣誉,也是重大的责任。这些天,他四处走访,倾听、记录工友的心声,他表示要尽心履职,将一线工人的声音带到会上。
作为一线工人代表,我将带着一线工人的精气神参加大会,再把大会精神带回生产一线,与工友们一道更加努力提升工作技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工人力量。
云报全媒体记者 郎晶晶